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道长生-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在班级群里闹的很大,说是关进了精神病院。当时就有人断定,这必是撞鬼了!
  “鬼上身是民间传言,道家叫‘阳衰招损,阴气相冲’。鬼是生气分离所形成的阴气,有些人体质孱弱,精神恍惚,本身的阳气就不够充足,自然容易招惹阴气……所以有这些特点的居士,建议多晒晒阳光,强健体魄和意志力,不要去年久阴暗的地方,或碰触一些很久很陌生的物件,它们很可能受阴气熏染,对身体有害。”
  “哦,原来是这样啊!您刚才讲到强健体魄,我忽然想起来,现在国家推行的中小学健体术,如果身边有会的,不妨学习学习,简单有效。那陈道长,最后一个问题了,您能不能讲一些相关的民间习俗,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主持人问。
  “可以,民间的习俗各有不同,但比较通行的,就是头七,它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程序规范……”
  咝!
  刘晓勇听着听着,便觉后背发凉,墙角、窗根、床下好像随时都会钻出一个东西来,甚至放在桌子底下的双腿,也是冷飕飕的发颤。
  他啪的关了视频,趿拉趿拉的走到客厅。
  老爸老妈正在看电视,是个新闻节目,巧了,也是主持人采访一位部级官员,大谈丧葬传统。
  “夏国有五千年历史,留下了很多民俗传统。比如老百姓总说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这个规矩就非常非常多,并且流传到现在。
  前两天是中元节,我刚好有假期,就带着一家去扫墓。一路所见所闻,呃,其实挺心痛的……烧纸这个事情,其实政府倡导很多年了,要文明祭祀,有些地方还提出鲜花换纸钱的方法,但实际效果并不乐观。
  城市里还算可以,就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烧纸相当普遍。我们的专家做过一项调研,在今年的中元节,仅仅一天时间,京城的pm2。5就飙升了15倍。
  你们可能不清楚,一捆纸钱燃烧后,就能产生约3斤的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环芳烃等等,对空气的污染特别严重。
  所以我们目前就有考量,以农村地区为重点,逐步的、合理的减少烧纸行为,倡导文明祭祀、丧葬,包括清明,中元,寒衣节,甚至头七……”
  “头七?”主持人打断。
  “对,这个很多人都晓得,也是要烧纸的。先抛开封建迷信不谈,我们尊重这些传统,但我们更要知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上千年的东西不可能一代人就摒除,可人的观念在慢慢转变,也许几代人后,我们都能舍弃烧钱,选择用鲜花寄托哀思……”
  嗯?
  刘晓勇以一个死肥宅的敏感度和锐利,瞬间觉出不对。他摸出手机,刷了刷微博,果然排在热搜第三位的,赫然两个大字,头七!
  点进去一瞧,有的介绍当地的头七习俗,有的痛斥封建迷信,有的信誓旦旦,说鬼魂灵验……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
  他眨了眨眼睛,网站、微博、电视,三大平台,几乎包揽了所有阶层的受众。齐齐发威,就为了一个丧葬,一个头七?
  他总感觉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
  “哎,我们这儿早就不烧纸了吧?头七也没怎么办过,我就记得十几年前,给我姥姥办过一次,以后就没见着。”
  而此时,老妈忽然开口。
  “嗯,四五年前吧,城里就没见过烧纸了,不过回老家还有。”老爸道。
  “也难怪人家禁止,现在雾霾这么重,得增加多少pm2。5。”老妈道。
  “屁了!工厂污染不管,总管老百姓的鸡毛蒜皮,开车、烧菜、开空调,都特么影响环境。现在连烧纸都管,要是真有鬼啊,第一个抓他们!”
  呀!
  刘晓勇差点惊叫,老爸一句话捅破了窗户纸,他费劲脑汁也没想出来的:要是真有鬼啊!
  ………………
  “啧啧,我就佩服那些搞策划的,脑回路总跟常人不一样。”
  凤凰山上,顾玙刷完了几拨新闻,忍不住感叹。
  “简单粗暴,政府摆明了不承认,可又暗戳戳的放任民间私议,自己把控舆论,引导方向,老套路了。”小斋摇头。
  “就算是老套路,但人家用的好,民间有这个基础,自然要扩展一下想象空间……”
  顾玙笑了笑,道:“不管科技怎么发展,相信有鬼的也大有人在。让群众自行脑补,这是最厉害的地方。我估计只是第一步,还会有后续动作。”
  “后续动作?”
  一直默默喝茶的晁空图忽然插嘴,道:“我倒有些眉目。”
  “你从哪儿扒的料?”小堇好奇。
  “师父刚传来口信,说现在鬼上身的太多,人手严重不足,叫我过去帮忙。并且有一批人归我管理,最好速成一些抓鬼道术。”
  晁空图颇为无奈,继续道:“还有就是,官方从港岛、南洋请了几位正一后裔,以及那位流亡海外的天师府嫡系。”
  “……”
  一听此言,顾玙和小斋都是一怔,这是神马意思?政府要搞事情啊!
  小堇比较耿直,奇道:“请那帮下三滥的来干嘛?花钱送打脸么?”
  “明面上帮忙抓鬼,实际上……呵呵,无非营造声势,让大家看场猴戏,便于他们宣传罢了。”
  晁空图放下杯子,轻笑中透着一股冷意萧然。


第三百零一章 雨来
  “轰!”
  “哗哗哗!”
  乌云密布,随着一声轻雷,干渴了数月的天空终于积攒了一点水气,雨丝飘落,散散乱乱,将凤凰山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
  从今年四月到八月中旬,这是第一场雨。虽然不大,也足以让那些饱受干旱、高温困苦的人们,感受到了些许慰藉。
  气象部门更是奔走相告,因为此后几天,北方都会迎来小幅降温,个别地区还有阵雨。这就意味着,今年的异象酷暑终于到了收尾阶段。南方或许还要持续一阵,但最多九月封顶。
  此刻,在凤凰山的山道上,几个人打着伞,正顺着长石阶漫步而下。
  “你走的时机倒巧,还能看看雨中景致。”顾玙笑道。
  “呵,我是真的没住够,只是师命不敢违,不得不走。这几天劳烦你们招待,多谢了!”晁空图道。
  “好说,你若想来,我们随时欢迎。”
  小斋也应了句,龙秋在旁边一听,忽然眨了眨眼,不太熟练的八卦道:“哎,堇堇,你欢迎么?”
  “他来不来关我屁事啊,我干嘛要欢迎?”
  小堇什么脑袋,马上回过味,瞪大眼睛道:“卧槽,你什么精神世界啊?空虚到把我跟丫组cp嘛?连先天都没到,我干嘛要看上他?”
  “……”
  龙秋被怼的小脸通红,默默躲到姐姐后边装成狗。而晁空图只觉膝盖一软,无力反驳。
  话说他收到师父的消息后,就要赶往京城的汤山医院,主持那里的救(zhua)治(gui)和培训工作。
  他在凤凰山呆了五六天,可谓大开眼界。当然不是指那些灵米、灵茶或者果酒,而是四人无意中展现出来的道术。
  食气法和雷法虽然没看到,但光是布虚术、小封禁术和小搬运术,就足以令其惊叹。
  尤其是搬运术,他起初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凭空造物的本事,后来发现,哦,原来是一种空间转换……想那顾居士在喜都市政府的大院门口,硬生生拧下萨满教众的人头,大概用的便是此术。
  晁空图身为齐云一员,不自觉的就拿二者相比。
  道院的术法丰富,派系庞杂,等级却不高,即便得了白鹤遗宝,恐怕也干不过凤凰山。不过那地宫有三层,未必没有更高级的道法。
  道院规章完善,上下有别,职务清晰,有点像公司的组织结构。而此地人情味更浓,随心随性,向心力极强,倒像个大家庭。
  究竟谁更有优势,确实很难讲。
  不多时,众人到了山脚。晁空图止步,转身面向四人,一本正经的施礼道:“就此拜别,有缘再会!”
  “再会!”
  说罢,他上了老水备的车,慢慢消失在雨雾中。
  四人稍站了片刻,便抹身回山。
  小斋走了几步,索性把伞收起,也没用气息抵挡,就那么水灵灵的淋着,眉间眼里都透着一股清爽,忽问:“哎,你怎么看?”
  “政府酝酿了一年,潜移默化的宣传引导,现在情势复杂,国际上危机重重,怕是忍不住要开局了。”
  顾玙想了想,道:“这种天地巨变的大事,除了前期铺垫,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此番主动邀请海外的道门后裔入境,估计要拿此事做做文章,露露真容。”
  “他们要做什么,我不清楚。反正道门又被当枪使,哦,应该说正一。”小斋道。
  “没办法,道门依靠政府资源,就得站在第一线。”
  “啧,这还讨论个屁啊?他们搞什么动作,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小堇忽然插嘴,眨巴眨巴的蠢蠢欲动。
  “还不是时候,再等等发展。”
  顾玙直接拒绝,顿了顿,又问:“对了小秋,郑开心那孩子怎么样?”
  “呃,刚来的时候不太适应,现在越来越淘气了。他妈妈还好,没事帮忙收收菜什么的。”龙秋应道。
  “嗯,他就交给你看管,不用教东西,先练静坐。体术也不必,茅山那几招够用了。”
  “嘻嘻,我明白。”
  郑开心的资质,属于中等稍微偏上,不算太优秀。但他有一点不同,就是那丝融入身体的阴气加成。
  正常情况下,炼气功法是不带属性的,包括食气法。而郑开心的这种路子,如果能找到对应的功法,那便自带阴属性,绝逼可以期待期待。
  …………
  京城,办公室。
  老者靠在椅背上,眼镜放在桌上,闭目听着助手汇报:
  “截止到八月中,共有24个省份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约有3。19亿亩农作物受旱,其中绝收4139万亩,造成粮食损失273。6亿公斤。
  减灾委、民政部已启动应急响应,各工作组已赶赴灾区,组织群众抢墒改补种,合理调度水源扩大灌溉面积,提早准备秋覆膜,以及进行农业保险旱情勘定理赔,以帮助农户弥补损失……
  国际方面,由于澳国,山姆国等主要小麦产区受到干旱影响,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5。03亿吨,较去年减少9%。
  全球粮食价格在月初猛涨10%,其中玉米和小麦价格均上涨25%,黄豆价格也上涨了17%。
  而据粮食局统计,国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同比增长3。3%,早籼稻价格同比增长7。6%,中籼稻同比增长7。8%,玉米价格同比增长12。7%,皆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增幅……”
  “……”
  当助手念完,老者半响没应,过了一会才点点头,示意清楚。
  现代社会,农业科技发达,多国都施行储备粮制度,以应付重大自然灾害,稳定粮食市场。所以不像几十年前,一场大旱就可能饿死一片。
  尤其是夏国,对粮食的重视程度远超国外。
  民间总有传闻,说如果按每人每天一斤消耗估算,国内的粮食可以保证,任何地方颗粒无收,也能吃2年半到3年。
  要知道,近20亿人啊!以至于不少网民开玩笑,如果咱们的粮食都吃完了,那地球也就灭绝了。
  这些数据是国家机密,老百姓只能yy,老者却一清二楚。
  说实在的,以现在的情况,一年两年大幅度减产都可以,但三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