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们毕竟还只是觉有些奇怪而已,却不知道这两队老爷兵正是段明玉昔日名震天下的重甲铁骑兵和唐刀队,在孔纬,张浚等人未为代表的旧贵族势力的打压之下,这两支部队饱受沧桑,历经坎坷,受尽了打压算计,如今终于到了重见天日,大展神威,重振昔日雄风的时候了,契丹国的铁林军可是同历史上的西夏铁鹞子、金国铁浮屠齐名的重骑兵,段明玉既决意北伐,怎么可能不带上这件比他们更胜一筹的大杀器。
燕地百姓在远离唐国中枢控制之下已经生活了很多年了,平民百姓,谁给他们安定的生活,让他们太太平平地生活下去,他们就拥护谁,什么夷秋之辩、民族观念,又不能当饭吃,更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他们才不在乎皇帝是李还是姓耶律呢,或许有些读书人还会在吟风弄月的时候说说什么故乡月明的话出来,不过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同样找不出几个人来,现在契丹国对他们可并不赖,政治开明,汉人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一样的有科举,一样的入朝为官,律法上也严禁各种歧视汉人的陋习,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在历史上,段明玉将北伐契丹辽国提前了七八十年,那时候契丹大捷,宋太宗赵匡义兵败高粱河,萧绰萧太后立即按功论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手段凌厉,紧接着便趁胜追击,亲自携幼帝坐镇南京幽州,督促钱粮,前敌交予大于越耶律休哥,摆出了一副誓报宋人侵略之仇,甚至大举南下的气派,颇有点主贤臣忠,众志成城的气派。可惜赵匡义得位不正,又遭逢大败,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北进一步,汉家军马也再也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州,直到一介淮右布衣,起于微末之间,揭竿而起,赶跑少数民族,汉家儿女重掌天下,威风赫赫,四夷来朝,这才让沦陷了几百年的燕地重回汉族人之手,这个人叫做朱元璋。
此时此刻,至于在契丹国上京那边,经过几年的治理和血腥清洗,又是在契丹出兵助梁国于镇州大捷,大败韦昭度,皇室威望陡然激升的时候,耶律阿保机想不到内部还会出什么事,还会什么问题呢?这几年杀的人还不够多吗?谁还有那个胆子,仍然铤而走险?所以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前面,放在了燕京幽州,放在了梁国的镇州,沧州之上。
前面的耶律德光也是振奋精神,全力以赴,大丈夫建功立业、彪炳青史,正在今日,如何不抓住这个机会?没想到梁国昏招迭出,先是大将康怀贞自命不凡的进城刺杀徐温未遂,反被搞死,后来朱温竟然被又给活活气死了,三军大乱,仓惶撤兵。朱温的几个儿子也是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他们还不知道朱温已死的消息,趁老爹不在之时正在互相使绊子,掐架,结果在河东早已摩拳擦掌的李存勖终于发出了雷霆一击,趁南攻魏州的大军尚未败退赶回老巢的时候悍然攻打镇州,晚唐第一名将李存孝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打下了镇州城,当南征镇州的梁军骂骂咧咧的回到镇州之时,城头上已经插上了大唐的旗号,三军顿时大惊,本来就群龙无首的各部更加混乱了,晋王李存勖亲自率军出城,大败梁军。契丹皇子耶律阿保机见大势已不为,带着自己完好无损的三万契丹铁骑,返回了燕地。
段明玉正大张旗鼓的北上之时,没想到准备好一场打恶仗的三军惊闻朱温已死的消息,再看看镇州城头上大唐晋王李存勖的旗号,只得悻悻的进了镇州城。
消息传回洛阳,皇帝李晔大喜过望,命令三军休整一月,于七月正夏之时再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但是这一段时间朝廷也没有闲着,李晔从自己的内库之中划拨了五百万两白银,这些白银本来是用来修建宫室之用,而现在李晔将其用来维修迫击炮和十字连弩,兵部的军械处工匠立马开动,两班倒的将这批军火尽快完成,这样北伐就多了一分胜算了,这些工匠接受到的指令是务必在二十日之内修复,制造一千门迫击炮,十万十字连弩,两百万枝弩箭。洛阳城剩下的最后一万兵力全部用到兵部修迫击炮和十字连弩了,你不会?没关系,咱们有师傅手把手教你,不会太复杂,流水线作业,你只需要学会做一个部件就行。
自从夺得镇州以后,沧州城守将也相继投降,段明玉就将前沿指挥部由魏州搬到了镇州,军中也没有闲着,段明玉召集军中将领,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商议进攻策略,众将各抒己见,北伐策略正不断的完善起来。
第四百五十九章 挥戈北向
在李晔的催促下,满朝文武的通力合作下,再加上最初为了张浚,韦昭度等人的第一次北伐早已开始的先期准备,仅仅周了一个月的时间,千门迫击炮,百万箭枝就送上的前线,所有准备工作便一切完成,赵王段明玉为主帅,北伐招讨使,统率战将百员、健卒虎士二十六万,号称三十万,挥戈北向,浩浩荡荡直奔契丹国。这二十三万人马的构架很复杂,最主要的就是神策军,原先的左右二路神策军有六万,李晔又专程从洛阳以及陪都长安调来五万神策军,一共十一万,作为首都的洛阳此时此刻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其次就是河东兵马八万,由河东节度使,小晋王李存勖统帅,李茂贞,罗侯,房文种的地方藩镇军虽然在第一次北伐过程中于镇州伤亡近十万,余下的只有三万人,但也算一块可观的战力了,最后还有荆南的三万兵马,虽然战斗力不高,但是在后勤保障上也能够使上一把力气的。
大唐整个战争机器一运转起来,就是流水一样的花钱,三军主意既定,便召集众臣早已商量妥当,幽云十六州地理,幽、蓟、瀛、莫、涿、椁、顺七州位于太行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方。幽州居中,最是险要,段明玉的主意就是挥军北上,直取幽州,夺下这一点,便可以此向两翼扩张,东与女真联通,再藉女真等少数民族联通,形成一张鲸吞契丹的钳口。
契丹朝文臣得知唐国大举兴兵北伐,不禁吓了一大跳,消息急急传到宫里去。耶律阿保机闻讯不禁勃然大怒。
契丹皇弟耶律阿保机皇帝立即召集文武商量对策,文武百官在宫中计议半日。一道道征调裁粮、兵马的诏书使飞出了上京城。上京才是契丹国的京都,不过幽州也是另外一个行政中心,算是陪都一样的存在,因为幽州城地处燕地的中心,是整个燕地的核心所在,所以契丹国对其格外的重视,所以契丹国也将幽州称之为燕京,与上京并称为契丹二京。
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命令全国迅速集结兵力防备大唐北伐,一支重兵巩固安、涿州,命北院大王耶律阿松等率兵戍守燕地,契丹在幽州屯驻的契丹汉兵有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军调拨北院大王麾下;又有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的族帐军尽皆听用。与此同时,马不停蹄地从上京调集兵马,预计总兵力可达二十五万。
军事上如此安排,嘴仗也是要打的,为契丹国效力的燕地汉儿,也发布了一篇讨伐檄文,无非就是唐国无故入侵契丹国领土,兴不义之师云云……
八月底,骄阳似火,大唐赵王段明玉率精锐神策军禁军自镇州出,六天后抵达金如屯,募熟悉契丹地形的百姓百人为向导,第二夭抵达东易州,过拒马河,悍然进入契丹领土,由于大唐的晚期经过几代君主的败落,实力大不如初唐和中唐时期,底子薄,经过第一次北伐大败,十万军队付之一炬,所以不足以支撑起一场长期的战争,其实八月出兵北伐已经是一种战略上的失误了,因为不久之后,天气就会转寒,河面冻住,军资运送不便,且汉人不耐严寒,天气因素比较大,正是因为如此,这场战争经不起消耗,只有一锤子买卖的机会,一但大唐深陷战争的泥沼,那么后果将不言而喻,不过还好,由于大唐底子薄,经不起消耗,所以众将也没有准备打一场长期战争,总的说来就是四个字:速战速决。
若论单兵象质,唐国不管是神策军禁军还是地方藩镇军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契丹人生性强悍,是天生的战士,双方各具优势。
契丹兵种以骑兵为主,机动力强,不过这一番战争的主动权不是掌握在他们手中,契丹国立国数年,已经渐渐学会从游牧文明社会向封建文明社会的过度,其实在武则天时期,契丹人就渐渐开始反思游牧社会的可行性和长期适应性。
从武则天那时候开始契丹国就开始试图脱离唐朝的高压统治,并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的胜利,但是他们逐渐的发现了,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比较高,基本上是全民皆兵,比较容易取得胜利,但是在初唐和中唐时期,大唐极为繁荣,底子厚,一次失败之后还能再来一次,但是游牧民族就不行了,一但失败一次,就是灭亡性的打击。
所以武则天晚期的时候契丹人就开始着手修建着自己的城池,也不断的南下入侵,靠掠夺夺得城池,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死后,其子刘守文和刘守光为了争夺燕王之位,兄弟大打出手,给了契丹可趁之机,后来梁国皇帝朱温又献地,这样契丹人就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幽云十六州,拥有了大量的城池和定居的城市百姓,有城就得守,唐军此次北伐就是要逼其弃长就短,而城池攻防战和阵地攻防战方面,骑兵的威力根本挥不出来,论步卒战力,普天之下,谁能掠唐人之兵锋?
是以段明玉进入契丹国境内,一路攻城拔寨,势若破竹;契丹易州刺史刘芳,涿州判官范玮琪眼见宋军强大,顿时战意全无,相继献易州、涿州于唐,这更助长了唐军的士气,段明玉一面受降契丹军,将其编入自己的队伍,一面继续北进,毫不停歇,十天后便抵达幽州城下,驻踔于幽州城南的**寺当中……
唐军整整三十万大军,仅仅用了十天,就抵达了幽州城下,中间还攻克了两座大城。这样的行军度,在那个时代简直是骇人听闻,消息传回唐国,大街小巷人人欢呼,似乎胜利已唾手可得。谁也没想到十向强悍的契丹人竟然是个纸老虎如此的不堪一击。
第四百六十章 扫清城外
唐军的闪电战术把契丹人也吓坏了,契丹朝得知唐军仅用了十天时间,三十万大军使直抵幽州城下,也不禁吓得目瞪口呆,这时各路援军全未全部赶到,耶律阿保机等不及援军集合完毕,使令先行赶到的人马立即驰援幽州。
幽州守将是耶律风,见唐军有头无尾气势汹汹,耶律风不敢出战,倚仗坚城死守待援,幽州城内屯有御林军、神武军、控鹤军等精锐汉军部队近两万骑以及契丹、奚渤海等各族兵马数万人,城内储备的粮草足够支持数年,只要城池不被攻破,他还是有信心守到援军赶到的。
契丹国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周围的卫戍部队则马不停蹄,赶向南京幽州,一场真正的较量在幽州城下开始了……此时,段明玉正在攻打幽州城,攻势最猛烈的时候,一个时辰就箭逾百万,可以想像那是一副怎样壮观的场面。具个是箭如雨下,当日战后,城中契丹人只招集妇孺老弱随手捡取,片刻功夫,捡拾起来的箭矢堆积的就像柴禾垛一般高大,但是幽州城仍是岿然不动,要攻下它,仅仅远攻是不够的,必需要让唐军踏上它的城头,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幽州的五六万兵马,足以把整个幽州城守成铜墙铁壁,而唐军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