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一切政治家的说辞而已。而在中国却有一种说法,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并非只是因为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以及高效的政府机构,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借由自己的奋斗而获取财富!
    正如数年前,在一次讲话中,李子诚先生曾向世界诠释了这个梦想——“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1936年《纽约先驱论坛报》——李普曼《今日与明日》专栏——《时代的召唤》
    和任何一个陇海铁路附属地一样,这个位于15大街的职业介绍所门外,已经排出了一条长长的队列,人们排出的队伍显得很是整齐。
    排队,每一个人来到这里都必须要学会排队!
    如何说在宝鸡站附属地宋成杰学到了什么,恐怕就是排队,或许那些警察看起来很和善,可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他们插在腰间如长刀似的包胶藤棍会毫不犹豫的打到别人身上,比如在排队的场合,那些哄乱而不排队的人。
    在宝鸡,宋成杰就曾因为不排队而被警棍抽打过,足足抽打了数下,之后,警察才告诉他,抽打他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排队,也正是因为那次的经历,才使他下定决心要学识字,因为在告知牌上,已经写明了这一条。
    此时,在队列中等候的宋成杰看到远处走来两个巡警,他连忙看了一下自己,嗯,没有错过地上的“队列”线,实际上,那是人行道上的条砖线,也是排队线,在这里总是有很多细节上的事物,需要人们去遵守。
    很多人来到这里,最终离开了,因为他们无法适应这种生活中无时不刻都需要保持注意力的生活,可是宋成杰却知道,当人一但习惯了这种生活之后,他们会意识到,这种有序的生活,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是一种更为方便的生活。
    “每一个人来到这里,都将学到的关于陇海的一件事就是,如果你努力工作并遵纪守法,这个地方就真实地向你开放。你可以作成任何事情。”
    在排队等候的时候,宋成杰却是看着墙壁上的展板,看着展板上的这句话,他的心下再一次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至少在这里,找工作不需要找保人,不需要入帮会,不需要交份钱,甚至就是职业介绍所,也是免费的。
    在陇海沿线的附属地内,根据附属的用工条例,所有劳动关系的形成都要有职业介绍机构的介入,不论是用工企业还是求职的劳动者,都要到公共职业介绍所登记。在公共职业介绍所履行手续后,方能构成劳动关系。
    而附属地管委会介入的主要理由是:管理机构在调整劳动市场供求关系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管理机构的介入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在招工上的歧视或降低工资,保证劳动者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因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连云,他们很少主动到警察局登计,而附属地正是通过职业介绍所,掌握人口的流入。
    当然,在管委会和警察局看来,公共服务性的职业介绍所的存在,却使得陇海沿线所有的附属地避免出现像上海、天津那样的“工保”,既通过为工人介绍工作,而后从工人工资中抽取佣金的保人,那些所谓的保人往往是黑帮成员,他们甚至通过对工人的掌握,间接掌握着工厂的用工权,从而迫使企业交纳“用工费”。
    这种影响商业的制度,自然不会被陇海所接受,而陇海铁路兴办初期,大量直接招工,又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这种“工人帮会”的产生,虽说其后曾诞生这类的黑帮,却因强制性的劳工条例而被市场自然淘汰。
    领表、登计,最后又就在椅上等着,又过了十数分钟,宋成杰才进入职业介绍所的隔间。
    “初小毕业——宝鸡站夜校?”
    桌后的工作人员抬头看着眼前的这个年青人。
    “怎么想从宝鸡来这里,宝鸡站的工资也不低啊!”
    “嗯,先生,这里的机会更多。”
    “好了,初小,我看看适合你的工作有什么……”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工作人员不断的提出十几种工作,虽说有几种工作听起来很新鲜,可是宋成杰却没有任何兴趣,最后那工作人员将手中的资料放到桌面,一本正经的问道。
    “好吧,告诉我,你想作什么样的工作?”
    “俺……”
    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先生的话让宋成杰一愣,在来连云的路上,他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觉得宝鸡的机会不如这边呢?不是因为这是一座大城市,而是因为……
    “俺想进工厂作学徒,最好是那种造机器的工厂!”
    “学徒?”
    年青人的回答只让工作人员一愣,他又看了一眼这个青年的年龄,已经二十三岁了,而且只是初小水平的夜校教育,如果他想当学徒的话。
    “当学徒,最快也要三年,一个月的学徒工资只有八块钱!虽说包食宿,可你的年龄,以后还要面临很多其它问题。”
    善意的提醒,换业的却是宋成杰的摇头。
    “三年后,如果俺考上二级工的话,一个月能挣28块钱!”
    虽说只是初小文化,但宋成杰的心里却还有自己的一本帐,头五年或许不挣什么钱,可将来,却能挣很多钱。
    很会算计的人!
    工作人员认真的看一眼这个人,随后拿出一张表格。
    “你先登计一下!”
    第二天,天气比平常热上一些。天气尽管热,宋成杰还是决定去学校看一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天后,他就会进入学校,和其它人一起接受的学徒培训,按照资料册上的介绍,学徒工需要在学校内学一年。西斜的太阳照耀在**初级工业技术学校的道路上,排列着技术的建筑,房子上的玻璃窗象熔化了一般放射着光辉。天空高渺,清澄,在这纯净的天际,西边那团炽烈的火焰不时地飘散过来,暴晒着宋成杰的脖颈。他用半个身子承受着夕阳的照射,走进了左边的树林。
    此时,这座树林郁郁苍苍的枝叶之间,象浸染着一层夕阳留下的红色。蝉在高大的树木上鸣叫着,宋成杰走到水池旁边蹲下来。四周非常寂静,没有电车的声响,这或许就是学校的特点很安静,至少陇海的学校就是这样。
    环顾着这所校园,看着操场上的那些学生,那些人显然都是少年,或许他是这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三年,接下来的三年,自己都在这所学校渡过吗?
    虽说有些疑惑,但是宋成杰却没犹豫,之所以来到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夜校时看到学徒学校的资料,即便是这里每个月只有八块钱,那也比在家时挣的多,而且将来……
    想着将来,宋成杰却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之意。
    在他离开学校之后,或许是因为下午走的路太多,出了太多的汗,他感觉有些口渴,就是他觉得口渴难耐的时候,却听到路边传来一个声音。
    “荷兰水、喝杯荷兰水解解渴来……”
    荷兰水?荷兰水是什么东西?
    顺着声音看去,宋成杰却看到路口处,一张木椅上放着一个灰色的铁皮桶,铁皮桶上写着三个字“荷兰水”,那字写的那是一个难看,甚至还不如他写的好看。
    “一个铜板一杯,凉一口凉到心嘞……”
    终于在小贩的喊声中,宋成杰走了过去,花了一个铜板买了一杯,小贩一接过铜板,就连忙拿起玻璃杯放在桶边,桶下方有一个自来水龙头似的东西,一拧水就出来了。
    “先生,给!这荷兰水刚从国外传来的新鲜玩意!这夏天喝起来解渴不说,喝到嘴里从嘴到肚子,凉的那是一个舒坦!”
    杯中的荷兰水看起来有些发绿,杯刚到嘴边,宋成杰就闻到一股“银丹草”的味道,这味……让他想起小时候和大哥他们在夏天时到河边摘些薄荷叶子榨成的汁,然后兑上泡了些甘草的水,闻起来似乎就是这味。
    “这东西也能卖?”
    虽说心里有些后悔,但已经付了钱的他,而且口渴难耐的他还是喝了起来,第一次喝到这“荷兰水”时他只觉味道有些怪,那银丹草的味太重了些,但很快就从不适应中找到了一种舒鼻通喉的畅快,很舒服。
    而在宋成杰喝这“荷兰水”的功夫,那人却已经卖了五六杯,在旁人付钱时,他瞧一眼小贩的钱盒,一个钱盒里堆满了铜钱,少数也得有值两三块钱。
    看着那小贩的钱盒,再看着杯中泛着银丹草味的“荷兰水”,宋成杰的心下却是一动,接着他便跑到街对面,到天黑不过两钟头的功夫,宋成杰就看到那人前后卖了四铁桶“荷兰水”,单是那四桶“荷兰水”至少值两块钱,可他的本钱才多少?
    一个保温桶、一个椅子,几个玻璃杯……朝住的旅馆走去的路上,宋成杰的脑海中满脑子都是荷兰水,都是一天能挣几块钱的荷兰水,要是……
    可那不是一个人的活,还要有一个人送水,要不然肯定耽误生意,可自己在这人生地不熟的,能找谁帮忙,要是三哥、四哥他们也跟着出来的话,那该……突然,他的眼前浮现出那个女人,那个在火车上见到的,现在和她一样,住在旅馆浴室里的女人。
    要是她……
    “玲玲,俺,俺找到一个活,”
    吃饭的时候,宋成杰极不自信的半低着头对那个同样出去找工作的同乡说道,现在,他们并不算是陌生人。
    “啥活?”
    “俺看准一个生意,一个人干不了!”
    话音一落,宋成杰还是感觉到玲玲眼中流露出的提防,他连忙解释道。
    “不要你参本,俺自己弄,到时挣了钱,俺一个月给你二十块钱……”
    有这样的好事?
    女人疑惑的看着宋成杰,这个不能算是陌生人的陌生人,最终她还是点了点头。
    “中。”
    !#

第3章 嘱咐(求月票!)

    第3章嘱咐(求月票!)
    清宣统末年,为了迎接访华的德国皇太子,清外务部在宝源局的旧址上兴建了迎宾馆。迎宾馆专门用作迎接国宾,相当于现在的国宾馆,是当时北京城内最豪华的西洋建筑。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开始宪政改革,袁世凯被任命为清政fu内阁总理,从河南老家进京后的袁世凯将内阁政fu设在石大人胡同迎宾馆内,此后不久袁世凯便将家眷接来北京,和他本人一起入住迎宾馆。
    民国元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石大人胡同迎宾馆也就成为了临时大总统府。元年8月24日孙中山抵达北京会晤袁世凯,为了表示尊敬,袁世凯迁往铁狮子胡同陆军部居住,将石大人胡同迎宾馆作为孙中山的临时行辕。年9月18日孙中山离京,袁世凯下令将东堂子胡同的北洋政fu外交部迁往石大人胡同迎宾馆,从此石大人胡同改名外交部街。
    而在民国四年春节刚过,位于迎宾馆的外交部受大总统的要求从迎宾馆迁出,迎宾馆再次恢复他的本貌——迎宾馆,短短数月后,迎宾馆再次更名为——国务总理官邸。
    清晨,当京城的上空的鸽鸣响起的时候,在总理官邸二楼的起居室内,李子诚很早便就起床了,在吃完简单的早餐之后,便沿着楼梯走到了一楼,他的办公室设在一楼,正好面对官邸的那座西式的后花园,无论是这座官邸或是花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