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雪前耻的机会?
想到两年前的那场军演;莫问痛苦的拧紧了眉头。
“对了;”王贤虽然打仗不灵光;但对人心的揣摩;已经炉火纯青;看出莫问的心事道:“两年前那次军演是怎么回事儿;听说你们在局面大优的情况下;大意失荆州了?”
“是我太大意了;”莫问面现痛苦之色道:“我光想着赢一场漂亮的大胜;兵行险招;妄图出奇制胜。却忘了自己率领的;是人家的军队了;怎么可能做到保密?那种情况下;冒险等于找死……”
“所以你现在以稳为主;”王贤恍然道:“摆出这么个铁桶阵?”
“这场失败;让我们武举人沉沦了两年;更加倍折磨了我两年;”莫问红着眼眶道:“军师别笑;两年里我反复检讨;总结的教训丨就是——凡战;要先立于不败之地;我宁肯百战不败;也不要大胜九十九场;最后却一败涂地”
“这有什么好笑的。”王贤正色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我想也正是这个原因吧”
“军师”莫问心头;竟涌起一股‘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军师;的激动之情。
正文 第二七五章 长征
当天半夜;便有命令传来;大军三更造饭;五更开拔。为了不出篓子;王贤只睡了两个时辰;就起来督促部下埋锅做饭。外出开拔自然无法跟在营里相比;火头军把成袋的米麦煮一大锅;加点粗盐粒;熟了之后舀到头盔里;或者折两根树枝当筷子;或者于脆下手抓着吃;草草解决了早饭。
剩下的米麦被捏成饭团子;一人分俩;权当午饭;这也是为何要在煮饭时加盐的原因。
王贤自个都没顾上吃饭;催促各队赶紧吃完饭;赶紧收拾好行装准备启程;紧赶慢赶;才没误了开拔。
大军启程后;他才坐在辆马车上;接过吴为递上的饭团子;狼吞虎咽吃起来。
刚吃完一个饭团子;便见朱瞻基过来;面色不悦道:“你让他们操练的什么阵型?乌龟阵么?”
“不然哩?”王贤正好噎得慌;就势给他个大大的白眼道:“你还想跟他们真刀真枪拼一场?”
“这要是真派上用场;非让朱瞻壑他们笑话不可。”朱瞻基苦着脸道。
“真派上用场的时候;你就不会这么想了。”王贤拍拍胸脯;咽下那一口道:“殿下;我们已经出过彩了;剩下只要保持不败就好;千万别想太多。”
“我没想太多;”朱瞻基也知道自己想驰骋疆场、大杀四方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小声道:“就是觉着这样缩着太没劲了。”
“孙子曰;强者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王贤现炒现卖道。
“我知道;还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朱瞻基撇撇嘴道:“老气横秋。”
“年轻人啊;吃了亏就知道老成的可贵了。”王贤索性老气给他看。
“你才比我大一岁好吧?”朱瞻基撇撇嘴道。
两人正说着话;有锦衣卫来传令说;向西四十里出发现敌情;大军右翼迅速已经接令;迅速向西扑去。皇帝命其余各部原地防御;保持临战姿态。
朱瞻基接旨;忙一声令下;大军停止前进;开始挖沟壕、布置鹿寨;车阵;形成环形防御带。在训练场上养成的习惯;让所有人不敢懈怠;按照王贤的要求;布置的一丝不苟。
紧赶慢赶;一个半时辰后;工事刚刚完成;又有旨意传来;警报解除;大军继续开拔。气得众将直想骂娘。只好再把鹿寨拒马装上车;率部下继续赶路
此后;皇帝仍在不断下达旨意;各路军队不断向东西各方向开拔;到了傍晚下营时;王贤能明显感觉到;原先一望无边的连营;规模小了不少。
这一天;明军行军不过四十里;却已经让初上战场的幼军;感到疲惫不堪了。这也难怪;挥汗如雨修建了两个时辰的工事;又走了一天的路;却只吃了凉团;神仙也支撑不住。
在王贤的督促下;官兵们强打精神;修建工事、安营下寨。支撑将士们的;是他们身后的火头军在埋锅做饭……
饭还没做熟;工事也没修好;突然传来了警号声;敌军趁着他们立足未稳;竟近到距明军一里处前来挑战;这次皇帝却不下令了;让各应自己看着办。朱瞻基不敢怠慢;一面命人到营外观察;一面严阵以待。
最终在己方密集枪炮弓箭的威慑下;对方不得不节节败退;但其阵营未乱、缓缓后退、有条不紊;显然随时都会返回。好在己方一个车营便尾随敌后;不断射击;驱逐敌军;这一晚上;大营才总算是安稳了。但修完工事吃完饭;也已经是夜半时分;官兵们感觉才刚合上眼;就又吹响了准备出发的号角;这次火头军甚至来不及做饭;大军便开拔了。
饿着肚子走了半宿;天才蒙蒙亮;官兵们又累又乏;满腹怨气;士气已经无法跟起先相比了;行进间的训练也变得无精打采;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朱瞻基已经顾不上拉不拉风了;面带忧色道:“空着肚子怎么行军打仗?”
“咱们没经验啊。”王贤检讨道:“我刚才去别的部队看了看;人家都是提前做好了几天的于粮;这样遇到突发状况才能应付。”
“是啊;包括我在内;满营的军官都是纸上谈兵;真正带过兵打过仗的;没有一个。”朱瞻基也不嘴硬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丨下次不能再犯了。
王贤一伸手;问吴为要过册子看一下道:“两天时间;记了五十六条。”
“你有心了。”朱瞻基点点头道:“这演习还得持续多长时间?”
“不知道。”王贤摇摇头:“但要想达到效果;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是正常的吧。”
“正好”朱瞻基闻言反而振作道:“我们用这段时间;把问题都暴露出来;回去好一个个解决”
“那感情好;不过得先让将士们把肚子填饱。”王贤看着天色道:“已经走了四个时辰;皇上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摆明了折腾人呗。”朱瞻基撇撇嘴道。
“跟将士们说点什么吧;”王贤提议道:“曹孟德望梅止渴;咱们也来个听话止饥。”
“怎么讲?”朱瞻基不信道:“道理能吃饱人?”
“我来讲;看着吧。”王贤想一下;有邪朱瞻基说并不合适;还是要自己来讲;便一营营的对官兵大声宣讲道:“弟兄们;你们在家哪个没种过田?想想那时多不容易呀;辛辛苦苦一年;总算有了一点收成;却要向官府缴纳税粮;舍不得呀因为交了皇粮自己总不够吃;想想每年春荒时;谁没有忍饥挨饿过?跟那种滋味比起来;这点饿又算什么?”
幼军士兵全都是憨实的农村子弟;听得进话;闻言都低下头。见这话触动了众人;王贤趁热打铁道:“咱们这些当兵的;不耕不种;一日三分的军饷;吃穿住用还都不用花自个的;这些钱粮从哪来的呀?是咱们的父老乡亲贡献出来的他们省吃俭用;自己饿着肚子交皇粮;让你们哪怕阴天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一分一文;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指望咱们打几场胜仗?咱们若是不用心;天良何在?今日这番演练;就是为了让大家体会远征大漠的难处;你们说自己是该怨声载道;还是趁机磨练自己;倒是也好有备无患?”
听了军师这番话;士卒们果然不再怨言;默默低头赶路……人就是怕不知足;他们这半年被幼军良好的条件养刁了;竟受不得饥;忍不了饿了。王贤的话让他们一下回想起当兵前的光景;顿感无比知足。比起那种让人绝望的饥饿;忍这一时算什么?何况军师说的对;若真出塞作战;肯定比现在苦多了;要是这点苦都吃不了;趁早卷铺盖回家吧。
王贤从前军宣讲到后军;一直喊到嗓子冒烟;但效果确实很好;朱瞻基递上水壶;伸出大拇指道:“望梅止渴是诡道;军师这是王道。”
“……”王贤咕嘟嘟喝水没理他;小子;没看过国产战争片吧?思想激励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喝完水;他对身后的吴为道:“记下来;日后幼军招兵;要以老实巴交的农村子弟为主;不要城市兵;不要坐过牢的;不要当过兵的;不要于过车船店脚衙的……”
“为啥?”朱瞻基不解问道。
“好哄。”王贤翻翻白眼道。
“……”朱瞻基无语。
坚持到了黄昏时分;大军才安营下寨;王贤命火头军赶紧埋锅做饭;将士们忍饥挨饿修筑工事;竟没什么怨言。这时;对方又来骚扰;朱瞻基也不那么紧张了;只是派出探马;营中官兵则按部就班;不受外面的影响……果然敌军只是在一里外骚扰;但今天没有车营去驱赶;他们竟折腾了整宿不去。
不过对王贤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熬了个通宵;带着火头军赶制了三天的于粮;直到天亮才完成。这天启程时;所有人怀里都揣上了三张大饼;暂时不用担心饿肚子了;王贤才躺在大车上呼呼大睡起来。
转眼十几天过去;在皇帝的调动下;几十路大军疲于奔命;今天往东、明天往西;十几天来行军最少六百里;直线距离却才南下了三百里;但仍没有正经打一仗。各路军队的士气都低落的厉害;不知道这场见鬼的军演何时能结束;哪怕能跟对方痛快打一仗也好
但对朱棣来说;这才刚刚有远征漠北时的感觉;他对朱高煦能耐着性子一直周旋而不进攻;感到十分满意;特意命人给予嘉奖;并故意透露给他一个消息——自己已经返回厩;现在坐镇中军的是太子朱棣相信这消息比什么嘉奖;都能激起朱高煦的斗志;好好蹂躏大军一番。
同时;一道道乱命从中军发出;原先勉强还能保持相互呼应的各路大军;有的被命令后退;有的前进;有原地不动;有的向两翼移动;数日之后;几十万大军便支离破碎;空门大开;在一直虎视眈眈的汉王眼中;简直到处都是破绽
正文 第二七六章 目标
藏马谷;谷如其名;谷中无数战马正在静静的吃着饲料。尽管是长时间野外作战;骑兵们仍用最好的豆饼喂给战马;自己却可以吃最粗的食物;因为战马是他们生命最大的保障。比起命来;食物当然要排第二位了。
这些骑士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汉人;他们颜面扁平、眼细而长;一看就是蒙古人……却穿着大明的军服;彼此说话也是操着略显生硬的汉语。这不是什么蒙古人乔装入侵;而是大明最精锐的三千营;由清一水的蒙古族骑兵组成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当年朱棣起兵时;最倚仗的便是从宁王那里借来的朵颜三卫;就是内附的蒙古人组成的无敌骑兵。
帝国越强盛;就有越多的异族人内附;甚至成为帝国的战士;大唐是这样;大明亦是如此。
三千营所在之处;自然是汉王朱高煦的帅营所在了。高大的营帐里;朱高煦面对着一副巨大的沙盘皱眉凝思;那沙盘不仅将演习区域的山谷丘陵河流都标示出来;还将对方各路军队的动向;标示的清清楚楚。
朱高煦十六岁领兵;多年来百战百胜;不只靠那股子骁勇无匹;更跟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分不开。他是大明如今不多的几个;能将骑兵强大机动性;发挥到极致的将领;从一开始;对方十几路大军的动向;便在他派出的上千斥候的监视下;其间他觅到许多发起攻击的良机;但都只是派出小股部队、浅尝辄止。因为他很清楚;父皇要求的不是一场激战;而是对部队的折磨;折磨的越久;就越能达到效果。
直到他收到父皇已经回京;大营由太子坐镇的消息;朱高煦知道自己可以动手了;而且父皇这一举动的深意;让他大感振奋……父皇分明是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