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发!”
结界内泛起冲天光芒,空间涟漪之下,众人出现在南阳北面的草原之上。这支队伍从荆州开出,直指北方。白龙驹高扬着马蹄,赵云的战袍扬起,挂在腰间的金色面具上,光芒一闪而过。
哥哥,吴言,小瞳,小白,小峰子,幽幽……赵云望向前方,风撩起他额前的发,露出那对龙瞳。
这是最后一战了。你们为之拼死而战过的东西就在前方,就在那遥远的辽东。
赵云戴起金色面具,系好战袍,握紧屠龙匕。
这场战役……绝不能输!
'(363。最后的战役)'
滴。答。
两颗雨落了下来,打在紫色披风上。天空的乌云渐渐堆积,万里长空无一平息之处。远眺,满目荒野,人迹罕至,草木稀少。这支军队就是这样快速行进着,留下一片灰尘。
“又要下雨了么……”曹操抬起头,握紧了倚天剑。
卢龙塞上,二百年荒无人烟,如今却悄然行进着千军万马。骑着绝影走在军中,曹操没有什么表情。此次行军过于快速过于隐蔽,致使如今没有任何人发现,数万军队正逼近柳城,逼近白狼山。
“主公,就快了。”田畴拍马走近,“过了前面的平冈就是大凌河,只要越过那里,我们就兵临柳城城下,足以围住整个白狼山!”
“嗯。”曹操点头,对田畴表示赞赏。
为了这一战,自己准备了十年,忍了十年。曹操看着倚天剑,剑身上溢出杀气。如今中原已定,南方动荡,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托奉孝所言,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去年让董昭修了两条引渠,运粮速度果然提升了不少。曹操拍马走到军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次一战,将埋葬布衣门和袁绍二子,彻底平定北方!
“张辽呢?”曹操问道。
“回主公,张将军依计行事,没有纰漏。”田畴道。
“很好。”曹操道,“告诉士兵,率先攻入柳城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看着这一切,曹操略微感慨。对布衣门的杀心埋藏了十余年,如今终于不再需要遮掩了。无论是为了天下,还是为了曾经的将士,这场战,都必须拿下来。
典韦,孤现在就为你报仇,也算是感谢你那日舍命护孤吧……
…………………………………………………………………………
“吁——”赵云和樊淑勒住了马,身后一干人停下。信使对二人行礼,道:“二位,如今已进入易州小县,就要到了。”
易州是个小县,因临易水得名。众人自荆州出,这些时日的奔波劳累,在进入易州时被那清新的气息一扫而光。在刚才的行进中,赵云发现此处的陆路与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易水上船只来往不断。就算是如今曹军戒备,这些商船也没有少太多。信使出示了令牌,一行人得以进入易州地界。
县城之外,赵云远远地看到一个男子骑马在列军之前,一身蓝色道袍随风飘扬,凸显出瘦弱的身躯,仿佛一个不注意就会被风吹走。两方见过,就在易州小县外的平地之上。
“郭先生。”赵云与樊淑下马行礼。面前这人,便是昔日与诸葛亮一同叛逃出布衣门的天尊:鬼才郭嘉!
“来了便好。”郭嘉笑了笑,咳了几声,面色略显苍白,“快入城吧,我们得尽快支援主公。”
曹军两排散开,为赵云一行人让开道路。在郭嘉的带领下,众人入城。赵云和樊淑走在郭嘉身后,均是同样的神色。看脸色,郭嘉似乎得病了,见面起就咳个不停……
他好像一直在咳嗽吧……赵云认真回想着。第一次见到郭嘉还是好多年前的徐州,那个时候经由郭嘉之口赵云才知道夺得月魂需要龙羽。这么多年过去了,郭嘉还是这般虚弱模样,一点也不像个曾任布衣门天尊的人。
这身道袍,和诸葛亮那身衣服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是师兄弟么……
在郭嘉的安排下,一行人的住所没了问题。赵云、樊淑、甘宁及曦跟随郭嘉到了议事厅。易州本是小县,议事厅也不大。而且从和周围的人接触中赵云了解到,曹操此次奔袭是郭嘉建议,途径此处郭嘉染病,曹操才让他留在这里好好养着。担心前方战局的郭嘉一盘算,觉得以曹操之势要解决布衣门及袁氏余孽非常困难,所以才会想到联合离魂宫及其余人。
“赵云少侠么……”郭嘉见赵云取下面具,愣了愣,“我还以为你死在那场群英会了……”
赵云淡淡一笑:“其后种种略去不谈。郭先生,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郭嘉环顾了一圈。赵云、樊淑、甘宁、司马懿、管辂、沧月、童渊、越兮都在这里,这几个是那群人的首领。郭嘉摊开地图,手握拳放到嘴边微微咳了几下,道:“那我就说说如今的局势吧。”
一行人围在桌边,郭嘉铺开地图。
“此前,我主助那布衣门,也是迫不得已。”郭嘉道,众人认真听着。
“早年的宛城一战,布衣门扶持张绣重创我军,并害死了典韦将军(见68章)。那时起,我主就已有与布衣门决裂的打算。”郭嘉道,“上次群英会之前,我们也隐约嗅到不安的气息,只是根据那段时间的情报来看,觉得布衣门之事有蹊跷。”
“什么蹊跷?”赵云问道。
“布衣门之前所有的行动地点零散,互相之间几乎没有关联,但却隐隐间有某种微妙的联系。”郭嘉道,“根据以前在布衣门的情况,我觉得他们在刻意隐藏什么,却不知隐藏了何物,才建议主公别和布衣门翻脸。先助其行动,暗中窥视玄机。”
“直到前些日子,布衣门终于露出了马脚。”郭嘉道,“他们一直利用着一个小男孩,在这些年外面行动的掩护之下,转移了六界阴阳之力,将其聚集在白狼山巅那个特殊的空间之内。原本的启用六界便成了一体,再晚一点,布衣门就成功了。而主公之前平定了中原袁氏余孽,袁绍二子退往辽东,我才建议主公奔袭,将其一并解决。”
赵云与樊淑点头,这和小峰子所说的并无二致。看来这些年,布衣门计划的核心一环便是有阴阳眼的小峰子,他转移了六界罗盘的阴阳之力后,布衣门又利用他掀起那场浩劫,将其余人的注意吸引到南方,自己在白狼山打着自己的算盘。
“根据孔明传来的消息,如今袁氏二子占据柳城,暂时投奔了布衣门。我主过卢龙塞上,如今已围住柳城,想必破城只是时间问题。”郭嘉指着地图,“柳城一破,白狼山便在大军视野之内。考虑到布衣门千年的积累,主公势力显得单薄,所以我才会来联合你们。”
郭嘉敛容正色,对众人抱拳:“诸位,这是与布衣门的最后一战。我郭奉孝,先替主公谢过各位支援了。”
“郭先生言重了。”樊淑道,“布衣门与我等恩怨已深,这是应该的。而且没有郭先生和孔明先生的计谋,如今我等都被蒙在鼓里。”
甘宁凑了过来:“那么,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郭嘉指向地图上的小点:“奔赴柳城,与主公会合,围攻白狼山。”
'(364。白狼山)'
阴雨不断,已是深夜。这支从易州开出的队伍驻扎在海滨之上,军营内亮着烛光。
“咳咳……”郭嘉不断地咳着,拉了拉披着的衣服,对面的赵云按住被风吹开的地图。借着光,两人认真打量着图。
事宜已经商议完毕,众人已经各自回营,赵云毫无睡意,淋着小雨四下走着,却碰到了同样没有倦意的郭嘉。雨势渐大,两人也便进帐躲避。
自易州出来,已有数日了。赵云在地图上找着己方的行军路线。和曹操的行军路线不同,郭嘉此次选择走海滨,路线直接了很多。之前这里是由与袁氏势力交情深厚的乌桓扼守,曹操不愿久战,便假以退军之名转而走卢龙塞上,绕开前线直逼后方。如今海滨这里没有半个人影,足可以判断曹操率军已到柳城,战局定是十分激烈,才把乌桓逼得惊慌失措,全部退防。
“袁氏二子走投无路,联合乌桓一起投奔了布衣门。”郭嘉勉强止住了咳,低声道,“前线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或许我们该从侧面袭击白狼山后方……”
赵云把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看着郭嘉:“郭先生,恕云某冒昧。既然染病,你为何不喝药呢?”
郭嘉顿了顿,随即一笑:“药太苦了……”
“……”赵云不知该说什么。这算什么理由……
“我身子弱,除非在老家,不然走哪里都会水土不服,这治不了。”郭嘉摆摆手,重新看向地图。看着他这幅病怏怏的模样,赵云很难想象面前的郭嘉会曾是布衣门内的天尊,那个计谋通天的鬼才……
“既然如此,又为何要东奔西走呢?”赵云道。一边的烛光闪跃着,就像郭嘉一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熄灭了。
郭嘉沉默了下去,好一阵子都没有说话。
“赵云少侠,我是孟德帐下一祭酒,人轻地微,并没有什么太宏伟的理想。”郭嘉笑了笑,略显苍白的脸让赵云愣了一愣。
“我没有文若和公达那样的全局观,有的,只是略微过于常人的看人能力而已。”
赵云没想到郭嘉会如此说。这样一个被全天下称为鬼才的人,竟把自己看得那么轻。如果不是郭嘉最初的建议,如今在这最关键的一环,会有何人来阻止布衣门?
“我奔袭辽东的进言,主公帐下无人支持,因为风险太大。”郭嘉笑道,“但主公信任我,并采用了此计,还把染病的我留在易州休养。”
“此次对手是布衣门和袁氏二子,不容有失。我郭奉孝就算赌上性命,也要为主公清出一条通往天下的路。”郭嘉咳了几声,盯着地图,“水土不服什么的,可不是拖延进军的理由……”
作为人臣,就要如此么……看着郭嘉坚定的眼神,赵云点点头,明白了什么。他低头,和郭嘉一起看着地图。
“此处离前线还有两三百里,快了,快了……”
柳城已是硝烟弥漫,城墙破败,震天杀声回荡在夜空中,久久不息。曹操立在高地,倚天剑上泛起冲天紫光。借着火海,他俯瞰着下方战局。
袁氏二子联合乌桓拼死抵抗,布衣门也在其中……曹操紧皱眉头。下方曹操大军与袁氏余党纠缠在一起,十余万军队胶着在柳城城外,血肉横飞尸横遍野。袁氏余党虽然一开始受到奇袭的曹军的惊吓,但誓死抵抗加上布衣门的帮助下,战局正向僵持的趋势发展。这样一来,前线的乌桓一旦回防,奇袭的曹军就会两面受敌,处境极为不利。
“张辽!”曹操喝道。一员大将飞出,立在曹操面前:“在!”
此人便是那飞沙张辽!他那身虎袍已被鲜血染红。就在柳城一战开始,是张辽带军率先攻垮了柳城西门,突入城中。袁熙袁尚闻风丧胆,战局本已定下,不料中途杀出布衣门,在他们的支援下袁氏军队稳下心神,开始反扑,加上不断来援的乌桓,才有了如今这僵持的局面。
“孤授你帅旗,统虎豹骑出击,冲垮东门防线!”
“领命!”
一时间地动山摇,在下方厮杀的士兵只觉大地颤抖,往山麓看去,只见漫山遍野的骑兵俯冲而下。他们面目狰狞,狂舞着长枪短刀,见人就剁如斩草木。战场最外的乌桓精骑一触即溃,骑兵撕开一个缺口,宛如洪汛涌入战场。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