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梦-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政王丁:“如果他仍不理你,你怎么办?”

议政王甲:“我们联合议政王,八旗旗主召开会议,拥护多尔衮亲王之子顺亲王当新主,把玄烨罢免了。议政王有这权利,这是祖宗们订下的规矩。”

议政王乙:“顺亲王,这是在谋反,是逆天大罪。”

议政王丙:“你怎么这么愚蠢哟,我们拥立了新主,什么叫谋反就不由他说了,而是我们说了算,我们那家都有几十上百名亲兵,都带上就一两千人,他皇宫卫士不到五百人,还打不过他?”

议政王甲:“这事我们已磋商多日,现在机会来了,正好借太皇太后说事,立即行动。”

议政王乙:“是不是再邀几位议政王一起?”

议政王甲:“可以,大家分头再去通知。”

一个时辰后,一群九个老头,着一品顶戴来到太和殿,要求面见皇上,殿门卫士说:“列位大人,皇上不在这里,请回吧!”

议政王甲:“皇上到哪去了?”

殿门卫士:“皇上去哪是我们该问的吗?”

议政王乙:“列位议政王,皇上肯定去慈宁宫探望太皇太后去了,我们是不是去慈宁宫?”

议政王甲:“对,大家去慈宁宫,我们有权探视太皇太后。”

殿门卫士:“皇上有旨,除太医以外,任何人都不准去慈宁宫,宫门怕早关闭着了。”

议政王丙:“这才怪,我们没有嘴吗?不知道叫门吗?走,去慈宁宫。”

正要走出太和门,镇国大将军傅联璧带着五十名宫廷侍卫出现在他们面前,说道:“皇上有旨,任何人都不得去慈宁宫。以免影响太皇太后休息。”

议政王甲:“你敢阻拦议政王吗?”

傅联璧:“我奉旨在身,望各位大人自重。我是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请各位大人回去,在太皇太后病重的非常时期,对不尊皇上旨意者,我有权采取任何措施,各位大人请回,免得伤了你们的颜面。”

议政王甲:“走!回去商议,看来不动真格不行了。”

当晚肃亲王豪力派人密报皇上,议政王们集中在多尔衮长子顺亲王府商议,欲行废立之事。妄图加害皇上,篡夺皇位,请皇上预为防备。豪力表示自己深感皇上大恩,一定忠于皇上,决不背叛皇上。豪力是皇大极长孙,肃亲王豪格之子,豪格受多尔衮诬陷,顺治时死于狱中,康熙继位后。为他平反昭雪,豪力得嗣肃亲王位,并任议政王。

康熙帝夜召傅联璧和刘芳商议了对策。

第二天早朝,康熙帝将议政王想趁太皇太后生病以施行篡位夺权之事告诉了众文武大臣。大臣们非常气愤,一致要求取消议政王的设置,对大逆不道者以大清律条绳之以法。

康熙帝:“我已做好应对的准备。他们来后,请爱卿避入侧边偏殿。将他们的言谈做下详细的笔录,以便定罪。”

一会皇宫卫士来报“议政王们除豪力亲王未进太和门。其他十七位全部进来了,一会就到太和殿了。”

康熙帝:“让他们进来。”

一会十七位议政王进入殿中,多尔衮长子顺亲王福祐说道:“我们是皇上长辈,就不三呼了,我们想问太皇太后的病情。”

康熙帝:“太皇太后是偶感风寒,并不严重,请诸位放心。没事就回去吧,朕有奏章要批阅。”

顺亲王福祐:“你少瞒我们了,太皇太后病入膏肓,你却瞒着我们,是什么意思?”

康熙帝:“朕的祖母年已耋耄,凤体欠安,是常有之事,并且已由太医署公布病情,这有什么好隐瞒的,尔等前来质问朕,是何居心?”

顺亲王福祐:“自从你亲政以来,对我们这些议政王置之一边,只信任朝臣,这违背祖制,我们就是来讨个说法。”

康熙帝:“议政王是清初进关时,天下尚不平静,先皇冲龄继位下设立的,到现在早已承平,议政王会议早已不复存在,你们这么多年都不提这件事,现在突然以这个问题发难,想图谋不轨吗?”

顺亲王福祐:“你是太祖之后,我也是太祖之后,你不遵祖制早已失去做皇帝的资格,我代表议政王大臣会议宣布废除你的皇上身份。”

康熙帝:“那你们准备让谁来当皇帝呢?”

众议政王:“我们拥戴顺亲王福祐当皇帝!”

康熙帝大笑:“福祐,你野心还真不小,你仅仅十七人来闹闹就想爬上皇帝宝座,太自不量力了吧?”

福祐:“我在紫禁城外尚有一千兵将,谁说才十七人?”

这是午朝门几声惊天动地的炮声,一会提进来十几个脑袋,放在十七人面,这十七人大惊。

福祐强作镇定,说道:“你竟敢擅自杀我们的家将?”

康熙帝:“图谋作乱者,杀无赦,对你们家将完全适用。同样对你们十七人也适用。来人!将这阴谋作乱的十七人全部抓捕下獄,打入天牢。”

这时从殿的四角冲出一百名武士,很快将这十七人制服,褫夺顶带花翎、朝珠朝服,并捆绑起来,跪在丹墀之下,这时朝臣们从右偏殿出来。

康熙帝:“今天的事众爱卿亲眼所见,这帮图谋篡权夺位的家伙,大家说怎么办?”

众人:“十恶不赦之罪,满门抄斩!”

刑部尚书朱步云大人:“首恶者杀无赦,九族发配边疆服刑,抄没家产入国库。”

户部尚书田大人:“请将他们广占的田产交给直隶衙门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户。”

康熙帝:“准奏,这事就由朱大人和田大人办理。抄家之事请大将军带御林军进行。将人犯押下去。”

很快刑部来报,对犯逆天大罪的十七人已处决,家属已充军青海。所没资财约四千三百万两已入国库。他们圈占的直隶、河南、山西等地田产达四百五十万亩,已交直隶、河南和山西督抚。让他们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户。

刘芳在处理议政王的事后,即来到慈宁宫看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都在那里,刘芳见礼后,问到太皇太后的病情。皇太后说道:“昏迷了好多天了,御医们也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办才好?管神医什么时候才能到?”

刘芳:“我是平定准葛尔班师回到陕西后知道皇祖母有恙。从山西赶回来的,不清楚我爹什么时候接到圣旨。我想去看看皇祖母。”

皇太后、皇后陪刘芳进里屋,刘芳走至床前,仔细看了看,突然感至身上一股寒意。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寒战,又仔细看了看整个屋的情况,说道:“此屋阴气太重,能否搬到一个向阳有玻璃窗,能晒到太阳的房间。丫鬟们在寝殿里找到间朝南的暖阁。三面有玻璃窗,阳光充足,收拾好以后,刘芳立即率人用马车去芙蓉园,将皇祖母喜欢的那间无床架。有悬帐的西洋软床运来,全套床上的都拉来了。安好帐子后,将太皇太后轻轻移到床上,刘芳又切了切脉。发现脉象虽弱但并不乱,说道:“用不了多久,皇祖母便会醒来。”

话未说完。就听见太皇太后“哼”了一声,说了句:“终于回来了。”眼睛便睁开了。一看,刘芳在侧。说道:“你来了就好,否则你见不到皇祖母了。”

刘芳:“哪儿的话,皇祖母你不是好好地吗?你福大命大活百岁没有问题,香梅,你熬半支高丽参,盛半小碗参汤来,放一小块冰糖喂皇祖母喝。”

皇太后:“刘芳,你真有学问,懂医术,还懂家居风水,奇门盾甲术。”

刘芳:“太后,这是我们刘家的家学。”

这时管世嘉听说刘芳来了,赶忙过来看,意外地发现皇祖母已醒了,忙为皇祖母切了切脉,说道:“皇祖母已无大碍。”

一会皇上得信也赶来了,忙问:“什么时候醒来的?”刘芳说:“才醒来个多时辰,我把四周无遮拦的西洋软床搬来,加上这里敞阳,所以皇祖母便醒了。皇上,皇祖母那间住房阴气太重,不适合她老人家居住,避阴就阳是室内风水中最讲究的。”

康熙帝:“刘芳,听你的,这可是又帮了朕一个大忙。”

刘芳:“皇上,西岳华山,年久失修,宫观破烂,游人断绝。我带着正仕与芙蓉去看了,立即请西安木石二帮对华山道路、宫观进行大修,刚修好,就传来皇祖母凤体欠安的消息,我立即请全华山所有宫观的道长为皇祖母消灾免难和祈福七七四十九天。我在皇祖母昏迷时切了切脉,脉象虽弱但不乱,说明有神灵在护着她老人家,否则就不好说了。华山是天下名山,五岳之一,重阳真人是得道高道,其徒郝大通道长深得师法,在华山创全真教华山派,岂是偶然,冥冥之中有神灵主宰,以全华山道士之力,通天达地,护佑皇祖母度过劫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康熙帝:“原来还有这样一层原因,真举头三尺有神灵啦!”

两天后管上学赶到,为太皇太后重新开了药方,太皇太后几天后就全好了。

皇太后:“皇额娘,你昏迷时,有时嘴在动,有时脚在动,是不是梦见什么啦?在走路?”

太皇太后:“可不是。我梦见从窗子里飞进来两个人,说:太皇太后,有请你出宫一游。我说:我不认识你,干吗要跟你走?那两人不由分说,一个拉着我一只手,好像背后还有些人在推,我不由自主的朝前跑,越跑越快,好像跑了好多天,终于看到有座城池灰蒙蒙的,我高声问:‘你们要把哀家拉倒什么地方?’那两人说:‘不远,就在前边。到了你就知道了。这时一位白发白鬚,穿着八卦道袍的老道长在前面喝道;‘大胆妖孽,竟敢光天化日之下劫持太皇太后,违反天条,黄巾力士,给我拿下!他身后站着的穿金盔甲的人立即走了过来,那两个抓着我手的人见势不妙,放下我就跑了,这时。天也亮起来了,我说:谢谢道长搭救哀家。不知道道长在那座仙山,我要好好布施一下。’那道长说:‘吾道之徒。天下多多,哪的都可布施,现在我送太皇太后回顺天府,突然我脚下飘起一朵白云,我飞得也不高,只听得耳的风声呼呼响着,一会就来西直门,我说:‘谢谢道长,我到了。道长请回。’我就醒了。”

太皇太后好转以后,皇上心情也好了。一天后,刘芳陪管上学来看太皇太后,皇上也在,问道:“你们开发关中平原,除土地,还有何举措?”

刘芳:“回皇上,第一件事是全面复建了西岳华山,今已快完工了。准备中秋节试开山门,重阳节正式开山门;第二是在西安开了二家,在咸阳开了一家峨眉酒家使陕西人民也能吃上正宗川菜;第三,在终南山建了一座酒厂。生产西京大曲,行销西北;第四,重修了唐兴庆宫。是按宋人时敏的《长安志》修的,作为西安官绅百姓的游乐消闲之所。同时还在甘肃兰州开建了五泉山休闲游览园并建一座大酒厂。三座峨眉酒家,正在施工。皇上、皇祖母。这都是吾儿正仕和郁芙蓉小两口操办的,川西的事,我准备让孙子敬仲与孙媳妇金莲管起来,让正仕、芙蓉他们负责西北的开发。”

康熙帝:“自宋代都城东移,西安便逐渐变得无足轻重而逐渐萧条了,西安的开发影响西北,辐射西北,芙蓉干得好!”

刘芳:“皇上,我担心有大的行动,故令芙蓉赶来京师,他们是一家来的,昨晚赶到了。皇上,皇祖母、芙蓉于去年正月初一生了个三胞胎,一下得了三个儿子,我爹对三个重孙取名福仲、禄仲、寿仲,大家简称称为小福禄福,现已一岁多,到处跑了。”

太皇太后:“刘芳,就是那个屡立战功的丫头一下生了三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