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梦-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树和桑树普遍长势很好。在成都各县招了批养蚕能人,开年前制作完成的养蚕工具,过年时岳虹送来江浙最优秀的蚕种八辈蚕蚕种五百张。

由于在江浙招聘了一套管理人员,他们又带着经费回去购买各种织机、提花机。招聘机工、织工八百人,并购买几船湖丝,在已建成的锦官城里开始了织绫罗绸缎的劳作,刘芳通过各县知县也招到一批会织蜀锦的匠人,用湖丝织出了鲜亮的红锦。

开春了,桑叶逐渐长出,上千蚕农开始了辛勤的八辈蚕养殖,所谓八辈蚕,即一年八次结蚕,是一种高产优质蚕种。

早已惯常种植双季稻的重庆来的长工,过年时便在家中浸种,年一过便撒入秧田,经过个多月,二月便普遍插入田里,肥也充足,四月下旬便开始扬花,五月下旬六月初便逐渐成熟发黄。

三月,芙蓉告诉刘芳:“妈,我怀上宝宝了。”

刘芳很高兴,说道:“从现在起,减少活动,保重身体。”

由于川西的开发已进入日常管理,大事不多,芙蓉也可闲下来在百丈山新居休息保胎了。管上学特来川西为芙蓉切脉、开药以保养身体。

六月上旬,刘芳、管世敦特别邀请四川总督刘大人、四川巡抚查大人、四川提督谭大人、成都府尹卢大人等前往成都西郊的大田,参加开镰仪式,一望无际的川西原野一片金黄,真为陆海,文献上记载的天府之土又出现在大人们的眼前,总督刘汉章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十个月前一片荒芜的川西大地,转眼间便成为水稻的海洋、饥荒、缺粮、乞讨将一去不复返了,皇上决策英明,把土地给管家,现在结果就在人们面前。皇上早在多年前就说过管家得土地,百姓得实惠,今年我四川的粮价必将降下来,更多的人吃得上米了,这不是实惠是什么?我皇圣明啊,我代表百姓谢谢你啊!现在我下令开镰。”

收割又是上万人同时操作,割完一片立即就有人过来灌水犁田,耙田,插晚稻,也就是说早稻收割完,晚稻立即就插完,抢农时啊!

两百万亩共收早稻八万万斤,以每斤7个钱计,得五百六十万两,扣除各种开支,净赚三百万两,刘芳对总督、巡抚、提督、成都府尹每人送银十万两,所在各县知县,每人送银五万两。

锦官城的丝绸,绫罗在成都到处可买,一船船的丝织品销到长江下游沿岸城市。

果园的水果已小量上市,这都是不足一年便发生的变化。

第七十六章 千帆竞发

又是一年中秋节,管世敦、刘芳在新落成的百丈山大院设宴庆贺几位大人任新职一周年,刘大人说:“刘芳,我总觉得这里有点像青木关东院呢!”

查大人也说:“硬是有点像,二进三重,背山依水,风景极佳,风水极好。”

谭虓:“刘大人,如此好的地方建如此好的院落,应有个极好的名字才对。”

刘大人:“你们看,山下晚稻,碧浪重重,不如我们用《华阳国志蜀志》所说的陆海,建议取名陆海居。

刘芳:“谢谢大家,谢谢刘大人,陆海居这名很好,很贴切,也不张扬。不如刘大人赐以墨宝,我做个门匾挂在大门上。“书案上有现存的文房四宝,刘大人凝神静气用颜体楷书,写下斗方大字:陆海居。

大家一齐为刘大人的字叫好。

九月下旬,晚稻收割又开铲了,亩产达四百五十斤,总产达九万万斤,卖出得银六百三十万两,除去成本,净赚四百万两,全年净赚七百万两,加上锦官城净赚七十万两,刘芳又给每位大人十万两,给所在县知县五万两,对每个军士给银十两,对这些川东来的老兵,刘芳特别照顾。

管世敦将一年多以来的情况写了个详细的折子,呈给皇上,康熙帝看后大悦,说道:“川西的一年变样,说明朕提出的建立太平盛世的决定是对的,是能够实现的,看来关键是用人得当。用人不当,天府可变荒漠。用人得当,荒漠可变天府。康熙帝写了个长长的朱批。转发到各省,在各省引起非常大的震动,有的督抚不大相信,竟派人前来偷看,看田野一片忙碌的景象,听得新锦官城扎扎的织机声,不得不相信这是事实。

湖广总督徐邦道与管世敦、刘芳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平谭宏时就合作过,他始终没弄明白川西是平原大坝。他江汉地区也是平原大坝,为什么川西可一年改变面貌,而江汉大地却情况依旧,不好也不坏,离湖广熟,天下足这皇上规定的起码目标还远得很。

在腊月的一天,他下了决心,乘船西上,找到了管世敦和刘芳。说道:“二位大人,我始终不明白,同样的平洋大坝,同样的湖广人。为什么你一弄就面貌大变,我却始终是这么样子?”

管世敦:“徐大人,关键是方法不同。本省刘大人、查大人敢于把川西坝零星的人移走,把二百万亩全给我。你敢不敢?第二,我敢于不惜重金。聘用几万百姓、三万军队,破釜沉舟,一鼓作气开垦出来,结果我赚了,你哪的有人敢站出来支持你,帮你弄吗?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徐大人:“明末清初,同样遭难,人口锐减,现在,填四川又走了一部分,劳力严重不足,但人们东一户,西一家,你耕一块,我种一块,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故土难离,所以明知江汉大地大量荒芜,我也是拿不出办法。

管世敦:“我们川西为改变这种插花式的占耕,将他们移到别处,集中在一起,我是付出了代价的,首先给他们把水利弄好,水渠弄到田里,为他修整好房子,而且每户都给了搬迁费,他们才让出的。

徐大人:“那要花多少银子啊?”

管世敦:“徐大人,舍不得花银子就得不到这样宽的地,就赚不回比投入多得多的银子。这一年证明,被移走的人,毫无损失,白得银子,而我呢,损失小银子,赚回大银子,造成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徐大人:“管大人,我如果把江汉平原交给你,你准备怎么办?”

管世敦:“徐大人,你不可能把江汉平原交给我,我也没有打算去开发江汉平原。”

徐大人:“管大人,我是来当学生的,比如我把江汉平原交给你,你会怎么做?”

管世敦:“我还是用四川的办法,把老百姓移到最富遮的东边几个县,按每家百亩配以耕地,修好水利,建好房子,再给些银子,在他们得利的情况下,腾出了西边稍差的十几个县,我再移几万人来,付以工资,为我开垦,保证一年变个样,一年见成效,徐大人,你敢冒百姓反对,僚佐攻讦的风险吗?”

徐大人:“这,这风险太大了,问题是,刘汉章大人,查礼贤大人为什么敢冒这个风险?”

管世敦:“这只有去问刘大人和查大人了。”

徐大人果然去拜会了刘大人和查大人,始终没有谈出个所以然来,只有赶回武昌过年了。

又是一年腊月二十三,四川总督刘汉章、四川巡抚查礼贤、四川提督谭虓,成都知府卢元龙带着夫人来到陆海居过年。

川西平原的开发大家都参与了的,有目共睹,管世敦谈了湖广总督来访的情形,最后说到:“又要维持现状,又想有大的发展,这怎么可能?”

刘汉章:“他也来总督府与我谈过,我发现他总把自己的进退荣辱夹在里面,所以他始终迈不开脚,如果没有一颗为实现皇上的大治局面的到来奋不顾身的精神,没有为百姓能过好日子该干就干的执着,再好的条件他也会畏首畏尾,甚至一事无成。”

查大人:“现在皇上锐意进取,敢于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像徐大人这样瞻前顾后,最后我担心他会弄得身败名裂。”

刘大人:“好了,不讲人家了,先把自己的事弄好再说,世敦、刘芳,川西的事差不多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刘芳:“四川的事主要集中在中部,西起成都,东到重庆。北到保宁,南到合州。尤以岷江流域、沱江流域,嘉陵江流域等三大流域条件比较好。有开发的前景,岷江流域已得到初步开发,其他两大流域尚待开发。至于怎么办,我现在还没有考虑,不知刘大人,查大人有考虑没有。”

管世敦:“川西的事都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做,首先就是这个都江堰,目前只是初通,其维修远远没有完成。来年,仍想动用谭大人的三万将士,好好的整一下。岷江外江的疏浚,冬季枯水,边砌外金刚堤,边在清淤。据我估计,这要两年,才可能实现水旱从人。刘芳提出的修运河连通三江,实现在川西坝的三江互通也还未做。”

刘大人:“都江堰一定要弄好。力争一劳永逸,都江堰弄好了,川西开垦的成果就巩固了,谭将军。你再花一两年时间,还是按内外江分工。连通三江我过去还未想过,世敦。你们船把三江也跑起来,既运人也运货。重庆是出川和进川物资集散地的作用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来。”

查大人:“其实,说到水上运输。除岷江、沱江、嘉陵江之外,嘉陵江的涪江、渠江及乌江共六条,希望管大人你都一齐把客货运输跑起来,这还涉及到贵州全省,这涉及到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对各地社会的繁荣也大有益处。”

刘芳:“两位大人提的很及时,一则过去全川农工商的恢复因大家都明白的原因而进展迟缓,可运出的东西并不太多,原有的船邦基本上能胜任,现在刘大人、查大人上任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全省的农工商将有很大的发展,随着人口增多,百姓对下江的洋广杂货,乃至丝绸、棉布,需要量大增,也需要这六条江运到四川各地,我将逐步发展这六条江的内河航运,而中心点设在重庆,让正宦管起来。

刘汉章:“管世敦、刘芳,我建议你们将连接岷江、沱江、涪江而修运河的事暂缓一下执行,集中精力把这六条江的航运搞起来,你们看行不行?”

管世敦:“我们修运河,本想在川西更便于物资调动,如果商品的走向皆是由西往东,或由东往西,三条小江和一条长江正好解决这个问题,江与江之间货物交往变得很少,那运河的必要性就不迫切了,我们听从刘大人的,集中全力,先调集船只,跑起来再说。”

刘芳:“我心里头默算了下,这六条江沿途所过的县城都是有六十来个,也就是趸船都要六十个,每条江至少一百只船,客货各半,目前我们手中的中等客船或货船皆远远达不到这个数量,世敦,我留在这陪大人过年,你明天回去准备船只,说干就干。”

刘大人:“刘芳,怎么没有见芙蓉这个丫头呢?”

刘芳:“刘大人,芙蓉这两天可能要生娃儿了,在后院休息,怀身大肚的,行动极为不便,故不能来见列位大人。”

查大人:“刘提督,你们又要添丁进口了,恭喜,恭喜。”

刘芳:“四位大人,芙蓉这头胎特别出怀,我怀疑可能是双胞胎,十月份时,我带她去重庆让爹爹给他切了脉,爹爹觉得脉象奇旺,再摸了摸肚子,竟有三头六臂六足,显然是三胞胎,我立即八百里加急去信京师,向大姐求援,大姐回信,他送太皇太后去广州后,因爹爹也要去雷州,所以大姐和妈在本月中旬皆赶来成都,现在都在后院,随时准备迎接三个小家伙。”

刘大人:“世敦、刘芳,可喜可贺,其他准备置办好了了没有?”

刘芳:“皆准备齐全,专门请了三个老成持重的中年妇女和三个手脚麻利的年轻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