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大明朝-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杨对着徐增寿问到:“徐都统这次来是皇上亲派?恐怕不是吧?”赫杨其实料定了这个徐增寿应该是自己主动请缨而来的,便想测探一下他的来意!

  徐增寿笑了笑说到:“不瞒赫大哥,小弟是主动请缨而来的。京中黄子澄和方孝儒二人向皇上进言两位哥哥通敌。所以我便说我来接应两位哥哥,一则为皇上证明两位哥哥的忠心,二则如果真有不测的话,我可以护送两位哥哥回京!”

  “徐老弟太仗义了,你这个朋友果然值得一交!”李景隆听完了徐增寿的话,立刻说到。

  而赫杨听完了徐增寿的话,心里却已经有了回京的打算。既然已经被人怀疑了,那么继续在前线泡下去早晚得露馅,还不如就顺势跟着徐增寿回去,让徐增寿装作阵前营救,把两人顺理成章的带回京城!

  赫杨想好后,对着徐增寿说到:“徐老弟,我把你当成自己人,我也就不和你见外了。其实我和景隆现在的处境很不好,而你来了正好可以把我俩带回去。实在是来的太是时候了。不过我们得想个万全之策,让前线的这些将士们不起疑心,你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带走我俩!”

  李景隆听完了赫杨的话,瞬间就明白了赫杨的用意,急忙在一旁对着徐增寿点头应和!

  徐增寿想了想,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对着赫杨和李景隆说到:“小弟全听两位哥哥的吩咐!”

  这徐增寿倒是个有点血性讲义气的汉子,赫杨不由得对他的好感度提升了些!照目前来看这个徐增寿可比李景隆有优点多了!

  赫杨想了想,不如干脆把徐增寿抱牢,便扶起徐增寿说到:“徐老弟果然是条汉子,如果不嫌弃的话,赫某今日就与徐老弟烧黄纸拜兄弟!”

  “也算上我。”李景隆在一旁立刻C嘴说到。这李景隆见赫杨要去徐增寿结拜,便料想到赫杨没准以后有什么事要麻烦这个徐增寿,生怕自己到时落了好处!

  徐增寿听完了赫杨和李景隆的话,立刻说到:“好,两位哥哥既然看得起我徐增寿,我便以后视两位哥哥如亲兄长!”

  三人决定好了后,立刻摆了香案,供了关公,一起跪在了关公像前说到:“我赫杨!”

  “我李景隆!”

  “我徐增寿!”

  “今日愿结拜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从今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不离不弃!”说完,三人便一个头磕在了地上,正式成了兄弟!

  而从这一刻开始,靖难之役里,燕军安C在朝廷里的铁三角就算是正式的形成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将再出马

  赫杨、李景隆、徐增寿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后。赫杨便开始分析眼前的形式……

  李景隆,且不论他如何贪财、如何胆小怕事。但这个人以后是朱棣除了马三保之外最信任的人!徐增寿,本身就是朱棣的小舅子,二人以后都是明成祖的重臣。所以说赫杨跟着李景隆和徐增寿站在了一队,也就算在靖难之役中为自己寻求了一座靠山……

  三人结拜完了之后,徐增寿对着赫杨和李景隆说到:“两位哥哥。那我们明日就启程回京?”

  赫杨听完了徐增寿的话,笑着说到:“都来前线了怎么也应该去看看你姐夫吧!”赫杨并不是不着急回京,只不过要回的不被怀疑才行。而且自己带着徐增寿临阵见朱棣,也算是为徐增寿以后铺铺路……

  徐增寿听完了赫杨的话,想了想也对。反正赫杨与李景隆在前线肯定是有随时见朱棣的方法,既然自己来了,干脆也见见自己的姐夫。便对着赫杨说到:“也好。那就有劳大哥一会安排一下,我正好也好久没有见到姐夫了!”

  赫杨对着徐增寿笑了笑,便用竹哨唤来了熬鹰把赫杨、李景隆、徐增寿三人今晚夜入燕军城池的准备告诉了朱棣……

  入夜,三人到了燕军的城内,朱棣立刻过来迎接这三个人。尤其是徐增寿,那可是自己的亲小舅子!朱棣笑着对着三人说到:“太好了,本王可以见前线与几位开怀畅饮也是人生一大快事!”朱棣一边说着,一边举起酒杯先干为敬!

  这几个人也都是豪爽之人,喝完了酒,便要开始说正事了……

  徐增寿对着朱棣说到:“姐夫,实不相瞒。两位哥哥在京中已经遭到了怀疑,所以我这次才主动请战到前线支援,希望可以找个方法救两位哥哥回京!”徐增寿故意把救字说成了重心,当然了,这个救肯定是假的,无非就是用计逃的不难看!

  果然是响鼓不用重锤,朱棣一下子就明白了徐增寿的用意。最后看了看李景隆一眼,对着三人说:“我相信李将军自有妙计,此事全凭李将军安排!”

  赫杨等着朱棣说完后,也是对着李景隆点了点头。这种事简直就是李景隆的强项,既输,还要输的漂亮。只有李景隆可以做到这种事!

  李景隆喝了一口酒说到:“那我们就先打一次持久战。最后一下我们坚持不住了,让燕军破城。这样也可以先为徐老弟立立军功。”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三弟就是拼死抵抗,双方僵持个十几天后,我们找个办法一败涂地。到时我们三人带着一队亲兵逃回京城!”赫杨等着李景隆说完后,立刻顺着李景隆的话说到。

  朱棣同意了李景隆的办法,几人一番痛快畅饮后。赫杨、李景隆、徐增寿便离开燕军城池。

  第二天一早,燕军下令攻城。徐增寿带兵奋力抗击燕军,让燕军毫无进攻的办法。而且徐增寿在抗敌燕军进攻时,受了轻伤……

  将军围城僵持了十三天后,明军却因粮草补给不足,要集体出城迎战燕军,做奋死一搏。燕军借着明军全城出战这一漏D,多城门展开进攻,最终城门被攻破,明军败阵。赫杨、李景隆、徐增寿三人不知所踪!

  前线战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回了京城,朱允炆以及满朝的文武百官都以为是燕军是虎狼之师,难以抵挡。可哪里知道这是靖难铁三角的第一次合作……

  朱允炆此时已经没有一点的办法了,只是把魏国公和黄子澄、方孝儒叫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朱允炆对着魏国公问到:“徐卿家对现在前线的形式怎么看?”此时此刻的朱允炆在战事面前更多的是相信魏国公,所以也没问黄子澄和方孝儒的意见!

  魏国公在京中之前也听了徐增寿奋力抗敌的故事,所以心中自然是相信自己的弟弟在前线英勇奋战而不敌燕军,便对着朱允炆说到:“回皇上。臣弟虽然懂些武功和兵法,但知道的也都是皮毛,所以他也只能靠着一身蛮力来为国尽忠。但臣弟可以带兵抗敌十多天,我认为燕军现在军中应该无大将,最起码燕军中的那位黑甲将军就不在,否则已臣弟的本事,应该不可能抗敌那么久!”

  魏国公对自己弟弟能带兵抗敌感到深深的欣慰,但他也知道徐增寿的斤两!

  朱允炆听完了魏国公的分析,点了点头,认为魏国公说的很有道理。可是现在朝中无人可以商讨战事了,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把魏国公派出去。而黄子澄和方孝儒两人,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大儒,但是对战事一事远远不及魏国公。所以朱允炆思前想后的衡量了一番,便让先三人退下了。而自己却去往了徐达秘密静修的地方……

  朱允炆见到了徐达后,立刻说明了前方的形式,以及他的小儿子英勇抗敌,被敌军攻破城池后,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事!

  徐达听完了朱允炆的话,二话没说,立刻起身说到:“好,增寿不亏是我徐家的好儿郎。老夫有子如此,也算足矣!皇上,老臣恳请让老臣出征!”

  朱允炆见徐达想要再次出征,这也正中了自己的心意。急忙说到:“好的,老国公。朕明日给你秘密调动三十万大军。你就带着朕的令牌,立刻奔赴前线抗敌!”朱允炆安排好了后一切后,便在当天秘密的调动了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大军到齐后,徐达立刻带着大军朝着前线出发。而且徐达这次出征,还心存侥幸的希望可以在前线见到自己这个最小的儿子。而此时。赫杨、李景隆、徐增寿这三人,专门挑着荒郊野岭、僻静山路赶路。正好此时已经赶回了京城……

  三人回京后,立刻要求进宫面见朱允炆!三个人进宫时,还不知道徐达已经带着大军出动的事。这徐达再次出马,前线的战事也许会另有转机……


第一百二十六章 飞天弓弩手

  赫杨、李景隆、徐增寿三人一身狼狈的回京后,立刻进了宫……

  朱允炆得知三人从前线死里逃生的回来,急忙把三人召见进了御书房!而三人回京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魏国公、黄子澄、方孝儒三人的耳中。三人急忙的进宫面圣。当然了,魏国公是进宫是知道了弟弟抗敌兵败还能九死一生的逃回来,心里自然是关心徐增寿,所以要急忙赶过来看看。可是黄子澄和方孝儒却不这么想的,在他们两人眼里。这徐增寿和赫杨还有李景隆应该是一丘之貉……

  三人进宫后,就见朱允炆正对着赫杨询问前线战事和齐泰、耿炳文失踪一事!赫杨把齐泰和耿炳文失踪的事随便就给糊弄过去了。

  可是黄子澄和方孝儒在一旁听着赫杨说词后,方孝儒立刻Y阳怪气的对着赫杨说到:“赫军师这说法未免有些牵强吧?每次都是主将消失,而你和李都统却没有事。这未免也太巧合了。”

  黄子澄等着方孝儒说完后,也笑着看着徐增寿说到:“方大人的话说的也不完全对,这次徐左都统不就没有失踪么。哈哈!”

  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黄子澄和方孝儒话里带刺,而且朱允炆听完了两人的话后,更是对着黄子澄和方孝儒两人狠狠的瞪了一眼。没想到这两人竟然见同僚从前线逃回来,竟然冷言冷语的讥讽……

  而这时,魏国公却只是简单的上来询问了一下前线战事的情况,也算是为朱允炆缓解了御书房内尴尬的气氛!

  但在御书房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朱允炆已经暗中派了徐达带领大军去去了前线,所以朱允炆现在手里是有恃无恐,便也不想多说什么了,便对着御书房内的这六个人说到:“众卿家先退下吧,关于前线战事,朕心里已经有了盘算。”朱允炆说完后,便对着几个人摆了摆手,几人便退出了皇宫……

  出宫后,徐增寿自然是要跟着魏国公回家的。所以也没有对着赫杨和李景隆多言,而赫杨和李景隆也知道魏国公在场,徐增寿有些不太方便,便也自行离去回家……

  前线方面,朱棣的大军在赫杨、李景隆、徐增寿这铁三角的配合已经夺了数城,开始休养生息。可就在这时,徐达已经带着三十万大军到了前线……

  徐达到了前线以后,丝毫不给燕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大军刚到第二天,立刻对着燕军进行了反击!而且打的燕军毫无招架之力!当然了,朱棣得知了是徐达亲自过来,也根本没有让手下反抗。另一原因,黑甲将军也根本不是徐达的对手……

  朱棣既不想与自己的岳父兵戎相见,又不想就此打道回府结束战役。所以每天都是在钻研洛河玄兵图和诸葛孔明手记,希望可以从中找出轻松破敌的方法!

  不得不说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