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大明朝-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被关了进来。看样子应该不是皇上派人做的。最后有两个蒙面人把我俩眼睛遮住又送回了原来的寝宫!”柯木尔把实情告诉了赫杨,她也觉得此事不简单,但应该不是朱允炆所为!

  赫杨听完了柯木尔点了点头,心里想到:即使现在说事情不是朱允炆所为也没什么用了。靖难之役已经打了快到一半了。大局已定了,历史就是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自己还得为朱棣卖命!只能安心的留在京城为朱棣传递消息了……

  柯木尔见赫杨没有说话,又继续问到:“相公,我失踪的这些日子里可否我大哥的消息?当日我在皇宫见到了他,可是他却不与我相认!”不管怎么说,王保保也是柯木尔的大哥,既然知道了大哥没有死,当然是要询问一下!

  赫杨起身点了一袋烟,抽了一口说到:“放心的,大哥没事。现在人在前线抗敌,人很安全,而且已经抵挡住了燕军南下的脚步。”赫杨知道朱棣已经得到了洛河玄兵图和诸葛孔明手记,也不知道朱棣会不会已经破敌了。但是据历史记载应该还没有,因为魏国公还没回朝呢!

  赫杨就这样一边在京城继续任职,一边紧张着前线的战事。不知不觉已经回京一个月了……

  “地震山岗,一派青山千古秀!”这天,赫杨下完早朝,出了宫,正走在京城大街之上,突然听到有人在自己后面念了这句诗。

  这不是当初李景隆自己研究出的接头暗号么?赫杨下意识的回应到:“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说完,赫杨急忙转头过去,却见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对着自己笑,肩膀上还一只熬鹰……

  赫杨看着那人想了想,这李景隆应该还在路上合计着怎么私藏那些宝藏,不会派人来做这么无聊的事。那么眼前的这个人,一定就是朱棣的人!赫杨想好后,便对着那人说到:“跟我走!”说完便在前面带路,把那人引到了自己的家中。

  那人进了赫杨府内,立刻单膝跪地请安到:“小的给赫爷请安。”说完,那人起身吹了一个口哨,天空中又飞下了一只熬鹰!

  那人对着赫杨说到:“赫爷,这两只熬鹰都是从小就接受训练的,王爷特意让我把它们带给赫爷,以后传递情报用的!”说完又递给了赫杨一个竹哨。

  赫杨接过竹哨,也明白了这个哨子应该就是互换熬鹰用的!便点了点头,说到:“好,我明白了。还有什么事么?”

  那人对着赫杨说到:“王爷说此次因得两本旷世奇书的相助,已经攻下一城。可是王保保用兵如神,虽然破城,我军却也有所损伤,暂时只能休养生息。而王保保和魏国公去往下一座城池后,也是闭门不战。王爷想让赫爷探听一下明军前线的情况。”

  “好,你回去复命吧。到时我探听到了情况,便会用这熬鹰把消息送回去的。”赫杨等那人说完,立刻回应到。那人听完了赫杨的话,便跪安离开了赫府……

  第二天一早,早朝之上,朱允炆对着殿下群臣说到:“如今燕军非常嚣张,又攻下我军一座城池。众位爱卿可有什么退敌良策?”

  殿下群臣听完了朱允炆的问话,都开始交头接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朱允炆的话。

  而此时李景隆也带着宝藏押送回朝了!赫杨在一旁看着一脸得意的李景隆,便知道他这次没有少捞。朱允炆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宝藏的事,便说到:“赫杨、李景隆、黄子澄、齐泰、方孝儒、徐增寿。一会到御书房门口候着,朕有话要问你们几个!”说完,朱允炆便宣布了退朝!

  而这六个人立刻去了御书房,在门口等候。朱允炆不知道是干什么去了,这六人等了足足一个时辰,朱允炆才出外面回来。带着这六人一同进了御书房……

  朱允炆进了御书房后,看了看这六个人,好像欲言又止似的,竟然告诉这六个人先回去吧,只让了自己的近身太监留了下来。

  其他人倒是没想什么,朱允炆让走,也就走了。可赫杨却在想这个朱允炆到底搞什么鬼呢?立刻拉住了李景隆和徐增寿两人,让他俩帮自己放风,自己则在御书房门口开始偷听,想看看朱允炆要对太监说什么。万一说到了一些机密的话,也好给朱棣传递一下情报……


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穆遗书

  赫杨偷偷摸摸地趴在了御书房的门外,听着里面的动静……

  御书房内,朱允炆对着自己的近身太监说到:“把这道旨意八百里加急送往前线,让魏国公火速回京!”

  近身太监应了一声,便出了御书房!

  赫杨听完了一切,回想了一下,按进程来说这魏国公的确是应该回来了。可是有点说不通,这朱允炆急招魏国公回来干什么呢?还有,朱允炆退朝之后去哪了?为什么他回来突然改变主意,不和自己还有他召见的人商量战事了?

  赫杨想了想,刚想对着李景隆说什么时,突然想到了徐增寿还在,虽然徐增寿日后是效忠朱棣的,可是这魏国公怎么说也是他亲大哥,所以赫杨也没多说什么,找了个理由,便带着李景隆走了。说是让李景隆还钱!

  李景隆跟着赫杨出了宫门口说到:“大哥,俗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当初你被流放时还属于太平盛世呢,你给我那三百多两黄金可不怎么值钱。你可别狮子大张口啊!”原来这李景隆还真以为赫杨是想让还还当时的黄金。李景隆这可是刚捞了一大笔,生怕还没捂热乎就让赫杨给敲竹杠了!

  赫杨瞪了李景隆一眼说到:“怎么说你也挖了宝藏了。我当初可是在宝藏里说过,你随意拿,给我留点就行!”赫杨边走边说,走到了没人的地方,说到:“让你手下的人盯紧点,魏国公一回京立刻告诉我。”

  李景隆听完了赫杨的话,点了点头。其实李景隆心里明白怎么回事,只是这战事和自己根本就没什么关系。所以还是装傻充愣的好。

  随后,赫杨回到府里了,立刻写了一封信,用竹笛唤来了熬鹰,把魏国公被急召回宫一事的消失传递给了朱棣……

  “大哥,魏国公回来了!”几日以后,这日赫杨正在家时,李景隆突然到访,说魏国公进城了!但李景隆也算仁义了,还给赫杨带了一马车的金银珠宝!

  赫杨听完了李景隆的话,也无心盘点宝贝,直接告诉柯木尔全收了,便立刻对着李景隆问到:“他人在哪呢?”

  李景隆感觉这赫杨好像很关注这个魏国公的动向,急忙回答到:“现在应该在家呢。我刚收他进城的消息就过来了告诉你了。听说晚上皇上单独要在御书房内召见魏国公,所以先让他回家休息片刻。”

  “走,赶快进宫。”赫杨得知了朱允炆晚上要单独召见魏国公,这肯定是要对着魏国公交代什么事!自己便急忙拉着李景隆进宫,准备到时偷听一下情况!

  两人到了宫里后,赫杨对着李景隆说到:“这个时间御书房里应该没有人。你去引开门口的守卫,我悄悄溜进去。其余的事你就不用管了,就当今天我俩没见过。”

  李景隆对着赫杨点了点头,这时的李景隆再不愿去猜想也明白了赫杨这回是彻底在为朱棣效力了。但李景隆心里只是对人不对事,便去安排了守卫跟着他一起巡查一下,调走了御书房门口的守卫!

  赫杨见守卫被调走了,立刻偷偷的进了御书房,找了个柜子躲了进去……

  夜里时分,朱允炆和魏国公果然来了御书房。而且朱允炆进来后,立刻让自己的近身太监出去到门口守着,这说明他要和魏国公说的很重要!赫杨立刻来了精神,看看朱允炆到底要和魏国公交代什么事!

  朱允炆等近身太监走后,对着魏国公说到:“国公不必拘礼,此次急召你回来,是有一物想交给你,也许此物可以助我军破敌!”

  魏国公一听急忙上前问到:“什么东西?如果真可助我军破敌,臣必定会好好利用,不负皇上重望!”

  赫杨此时也是透着柜子里的缝隙在观察着里面的情况!只见朱允炆拿出了一本古书递给魏国公说到:“武穆遗书!”

  魏国公双手接过了武穆遗书欣喜的翻开看了几眼说到:“此乃天书,得此物相助,臣定有信心打退燕军!”

  朱允炆见魏国公如此有自信,便点头笑着说到:“此书以后就赠予你了。你可要好好利用它。也不枉当年老国公的一番苦心,这书本就是老国公早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所得,后来上交到国库的,也算是老国公的遗物,你就好好收藏吧!”

  赫杨在柜子听完了,才明白过来当初朱允炆为什么召见自己和另外六个人本来想去议事的,却又改变了主意。这朱允炆是利用退朝之后这个空档去见了一下徐达,而武穆遗书也一定是徐达吩咐的要交给魏国公的。徐达甘愿做死士,亲儿近在咫尺却为了一个承诺而不出面相见,可见这徐达对朱家的一片忠心!

  魏国公听完了朱允炆的话,立刻下跪说到:“臣,谢主隆恩!不破燕军,誓不回朝!”

  朱允炆见状,急忙拉起了魏国公,两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朱允炆便让魏国公立刻启程赶回前线,利用这武穆遗书上的方法退敌……

  赫杨等着两人走后,悄悄的从柜子里爬了出来,急忙的溜出了皇宫!在从皇宫里出来的这一路,赫杨就一直在想,这怎么和自己知道的历史情况不一样了呢!

  按说魏国公被调回来后,燕军就势如破竹了。可是这次朱允炆直接给了魏国公一本武穆遗书,让他继续回前线,那就说明这仗还得打一阵子!也不知道到时候是朱棣手里的诸葛孔明手记厉害,还是这魏国公手里的武穆遗书厉害!赫杨想了想后,立刻加快了脚步赶回家中。又将今天发生之事写了下来,用一个小竹签绑在了熬鹰的腿上,把消息传递给了朱棣,让朱棣小心应对!

  前线方面,第二天午时,马三保接过熬鹰带回的信息,递给了朱棣说到:“王爷,这武穆遗书乃是一本行军打仗的奇书。对方无论是王保保还是魏国公,都已经是用兵如神的人了,若要再得此书相助的话,不知道会怎么样?”

  朱棣听完了马三保的话,点了点头,显得一脸的凝重!


第一百一十五章 密谋

  朱棣听完了马三保的话,想了想,对着马三保说到:“先静观其变吧。虽然我得了洛河玄兵图,可是里面的一些玄机还没参透,根本运用不上。而诸葛手记,里面也只是破解一些阵法的书,希望到时可以能派上用场吧!”朱棣说完后,又一个人回去研究洛河玄兵图了……

  魏国公得到了武穆遗书后,立刻回到前线,他与王保保两人共同参详武穆遗书。

  不得不说魏国公是一个人有大肚量大胸襟的男人,把这么珍贵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分享!而王保保和魏国公两人本身就是精通兵法,带兵打仗的好手,得了武穆遗书的相助,更是如虎添翼!打的燕军节节败退,现在已经开始弃城而逃了,连被攻下了两座城池,而且兵力大损……

  京中朱允炆得到了前线传来的最新战报,在大殿之上高兴的已经难掩兴奋,立刻对着近身太监说到:“传朕口谕,前线所有军士每人加奉文银十两,凡立军功者,多领俸禄一年!京中立刻准备战略物资,去犒赏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