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伯温,只是看了看赫杨,点了点头。但并没有回答什么……
赫杨见状刚想开口继续询问时,刘伯温却对着赫杨挥了挥手,让他离去。赫杨无奈,只好唤来杂兵送自己出塔……
而朱棣,来到京城后,在驿馆待得无聊,便去寺庙之内拜香。一则是烧香拜佛,二则是为自己的生母立个牌位!
坊间野史有传闻,朱棣曾在应天府(今南京)某寺庙中秘密立生母牌位供奉。后朱棣登基为皇,屠杀了寺庙内所有僧侣!
朱棣来到了寺庙后,立刻立了一个牌位,燃香祭拜!祭拜之后,朱棣便在这寺庙中闲逛。
突然一个年约五十的和尚,看见朱棣,立刻下跪,行礼跪拜。
“大师快请起。有什么事么?行如此大礼?”朱棣见状,急忙拉起了那名和尚。
和尚起来之后看着朱棣说到:“施主气度不凡,实乃人中真龙之命,九五至尊之躯。贫僧观望到施主后,不由自主要下跪参拜。”
“一派胡言。我念你是出家人,怎可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朱棣听了和尚的话后,立刻怒声斥到。朱棣心里当然明白了这和尚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可当下他一想到这里是京城。赫杨刚才也提醒过自己,让自己多加小心。朱棣立刻就觉得这个和尚会不会是齐泰、方孝儒等人派来试探自己的。所以朱棣训斥完了和尚后,立刻转身离开。
和尚见朱棣离开,急忙追赶了几步,拦在了朱棣身前说到:“施主不要急着离开,贫僧已经在此恭候多年。只为寻找施主这般的人物。贫僧有一个薄礼相赠。”说完。那和尚从自己的僧侣袋里取出了一顶白色的纸帽子,直接给朱棣带上了……
朱棣实在没有心思和这个和尚胡搅蛮缠。立刻丢下了帽子,转身离去……
朱棣出了寺庙后,想着和尚刚才的那番话,对方会不会是主张削藩派的人?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找赫杨商议一下……
“大杨,为兄今日遇到一个怪事。有个和尚疯言疯语的对着我了一大堆。我认为京城我不宜就留了。”朱棣见到赫杨后,还是在想老和尚的事,便对着赫杨说了缘由。
赫杨现在哪有心思理朱棣啊,一心只想着宝藏。便对着朱棣敷衍的回应到:“和尚么,疯言疯语的正常。我们那经常有些人疯言疯语、行为古怪的人。说什么追求真理,行为艺术。不用理他们。”
朱棣听了赫杨的话,摇了摇头,说:“他还为兄扣上了一顶白帽子。我怕他是削藩派来试探我的,便也把帽子丢掉了。”
赫杨听了白帽子后,立刻一愣,回想起明史杂记,好像有这段。急忙对着朱棣说到:“他就给你带了白帽子?没说别的?”
朱棣摇了摇头,但他见赫杨的反应,也知道此事不简单,急忙问到:“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诈?”
赫杨当然知道这个给朱棣带白帽子的人是谁,那就是日后朱棣身边的谋士姚广孝啊。可赫杨现在可不想朱棣谋反了,毕竟朱允炆对自己还有几分真心,自己也不忍心让朱允炆做亡国之君。便说:“没什么大事。估计是削藩派的人想陷害你吧。你想想你是藩王,王上加白是什么?”
“皇!”朱棣听了赫杨的提示后,立刻脱口而出。
说完后,赫杨只是点了点头,而朱棣却表情十分复杂……
可两人却不知道,两人的对话,已经有人在屋顶之上全部偷听到了……
“当时,赫杨就说王加白帽?”朱允炆在御书房内对着刘权问到。
刘权很肯定的回到:“是的,而且从赫大人的表现来看,他对燕王说,此事可能是有人嫁祸陷害。不排除是以削藩派为主的几个人。”
朱允炆听了刘权的话,想了想说到:“你马上去查一查黄子澄、齐泰、方孝儒这三个人。对了,还有那个给燕王带白帽的和尚,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被人指使的。”
“是,老奴这就去。”刘权听完了朱允炆的话,立刻领了任务,又潜出宫外!
朱允炆其实听了刘权的汇报后,便想着是不是主张削藩派要嫁祸朱棣。毕竟他不会相信平白无故的就冒出了一个疯语和尚来!
而另一边,赫杨送走了朱棣后,也再思考白帽子的人。这姚广孝都出来了,按这么下去的话,朱棣起兵也就将会是不远之事。他这时只想着为了朋友出一份绵薄之力。想来想去,赫杨立刻去找了李景隆,让这个草包陪同自己一起去朱棣白天所去的寺庙,会一会这个姚广孝!
“大哥,这大晚上的,咱们应该去青楼啊,来这里干什么?”李景隆见赫杨带着自己来了寺庙,便不情愿的问到。
而赫杨此时根本没有心思理他。他在回想历史,这个姚广孝是俗家本名,打听姚广孝的话,这里一定没人认识,可是姚广孝出家的法号是什么呢,自己怎么想不起来了……
第四十九章 道衍和尚
就在赫杨正在回想着姚广孝出家以前叫什么名字时,突然一个和尚朝着赫杨与李景隆走了过来……
“两位大人可是来找贫僧的?”那和尚对着赫杨与李景隆问到。
赫杨听了和尚的话,上下打量了一下和尚说到:“你是姚广孝?”
和尚听了赫杨的话后,一愣。心想:这是他的俗家真名,自己已经不用多年,而眼前这个素未谋面的人怎么会自己的真名?和尚随后笑了笑说:“贫僧法号道衍。”
“你也别废话了,我知道你就是姚广孝。我问你,白天你为什么会给一个人扣上一顶白帽子?”赫杨直接问了重点。这个姚广孝,史上称“黑衣宰相”,十足的阴谋家,自己还不如把话挑明。
姚广孝,或者就叫道衍吧。道衍听完了赫杨的话后,回答到:“贫僧精通相面之术。观此人一身帝皇之相,故加以点播。”其实这道衍从赫杨进来之时便开始观察,赫杨虽然未穿官服,但是脚踏官靴。如今燕王基本被削,道衍也听闻京中有一位锦衣卫总指挥使是燕王的结拜兄弟。他见赫杨敢直言不讳的问自己白帽子一事,就料定是朱棣告诉他的。
道衍见赫杨不说话,便接着说到:“贫僧一生观人无数,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两位大人应该官场中人。而且是手握重权。他日若白帽之人一统天下,两位必定可封侯拜相!”
一旁的李景隆再草包也听出了道衍话里的意思。他说的白帽之人应该不是指朱允炆,李景隆见赫杨听了道衍的话后,脸色阴沉。急忙怒声对着道衍说到:“放屁,妖言惑众。当今皇上乃是贤明之君。你再满嘴反语的话,本将军立刻斩了你。”
而赫杨此时却很诧异的看着道衍,难道古代时真有能人,能知晓过去未来?这李景隆虽然是个草包,可是朱棣登基后,他的确是得了重用!
“走,今天就当没来过。”赫杨想了想对着李景隆说到。说完,赫杨便带着李景隆离开了寺庙……
出了寺庙后,赫杨对着李景隆说到:“今天之事不要声张,这个和尚不简单。”赫杨与李景隆说完后,立刻告辞,去往锦衣卫大营,挑了几个心腹去暗中跟着道衍……
“皇上,老奴打探了。那个和尚是一年前来到京中寺庙挂单的游方僧人。不是方孝儒等人指使的。来历不明!”几天后,刘权这边也掌握了一些道衍的情况,立刻汇报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听完后,想了想说:“你怎么看此事?”
刘权摇了摇头,说到:“这个和尚……不好说。对了,老奴还观察到赫大人的锦衣卫也在紧盯着这个和尚!”
“你先退下吧,朕要传赫杨进宫。”朱允炆听完了刘权的话,立刻准备传召赫杨!
赫杨来到御书房后,朱允炆对着他问到:“小杨子,朕把你当朋友。你拿朕当什么?”
赫杨听了朱允炆的话一愣,合计着朱允炆和自己打友情牌,是不是有事要说。急忙说到:“我何止是拿皇上当朋友,简直就是拿皇上当我至亲一般。”
朱允炆听完赫杨的话,微微一笑说:“朕问你,你是不是让人盯着一个和尚?还有这个和尚给燕王带了一顶白帽。你为燕王解惑为:王带白帽为皇。暗喻燕王可以成为皇帝。你是不是认识这个和尚?你曾说过你是后世来人,那么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如果你把朕当朋友,就如实告诉朕实情。”朱允炆对着赫杨,把心里想问的话,全都倾囊而出。
赫杨想了想,还是有必要告诉朱允炆。至于能不能改变历史走向的话,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这个和尚的确有点名头,按后世记载,他是朱棣登基为皇的一个重要人物。至于什么来历我也不清楚。”赫杨面对着朱允炆,还是把实情说了出来。
朱允炆点了点头,皱眉说到:“四皇叔真的会造反?”
“按目前看的这个状态不会。不过历史记载,会。”赫杨把眼前的情形和历史记载全部告诉了朱允炆!
朱允炆听了赫杨的话后,还是报有了保留的态度,他不相信自己叔叔会反了自己帝位。便挥了挥手,让赫杨回去了……
而赫杨,想来想去,还是去往昊天塔一趟。塔里可是住着一位天机神算。现在的赫杨,朱棣他得罪不起,朱允炆他又不忍心看他被灭。自己夹在中间很为难。还不如一昊天塔把自己所有的疑惑像刘伯温问明白,然后最重要的就是取了宝藏远走高飞!
赫杨这次没有带任何的酒菜,到了塔顶后,叫醒刘伯温,便开始问到:“前辈,你可听说过姚广孝这个人?”道衍是他出家后的法号,所以赫杨觉得刘伯温被关了这么久,那时的姚广孝应该还没有出家,只能问到本名了。
刘伯温听了姚广孝三个字后,表情明显起了变化,说到:“认得,逃虚子!通晓儒、道、佛诸家之学,精通阴阳术数。以前曾有过一面之缘,怎么想起问他了。”
赫杨听刘伯温对道衍的描述,这简直就是神人啊,还精通阴阳之术。便急忙问到:“前辈,他给朱棣带了一顶白帽子,暗喻朱棣为皇。可我总觉得此人动机不纯,他会不会有什么目的?”
“他有什么动机我怎么知道。不过我曾摆过一卦,朱棣的确是日后为帝。”刘伯温听完赫杨的话,立刻反驳到。
赫杨见刘伯温也不太了解道衍,便开始说重点:“前辈,实不相瞒,我想知道朱标身后的纹绣被藏在哪里?我现在夹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间很为难。朱棣用我心上人哥哥的骸骨和一家老小性命要挟,而朱允炆拿我当真朋友。我不想再夹在他们之中。我想前辈指点我凑齐宝图,解开宝藏,然后远走他乡。”
“哈哈”刘伯温听了赫杨的话,大笑着说:“看不出你还是痴情种,而且还很顾念朋友之义。我可以告诉你宝图在哪,不过你凑齐宝图后,要带来我这里。等你凑齐了我告诉你最后一张在哪。老夫一生都没有解开,希望你可以解开。朱标的那张人皮纹绣就在朝廷大殿,龙椅之下的暗格里。去吧。”
刘伯温说完,立刻对着赫杨挥了挥手……
赫杨急忙唤来杂兵送自己出塔。现在有了宝图的线索,自然是要想办法弄到手!
第五十章 大殿盗图
赫杨出了昊天塔后,立刻去往李景隆。李景隆可是禁军的总都统。自己半夜要去大殿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