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而翻开杜诗研究的新篇章。
诗歌
南宋的诗歌成就很高,尤、杨、范、6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中范成大曾出使过北方,途中写下了著名的使金绝句七十二,只是他的这些诗歌在北方无人论及。四大家中有直接可靠文献记载的仅有杨万里一人诗歌传入了北方。诚斋体以自然界为表现对象,独树一帜,受到李纯甫等人的喜爱。李纯甫公开称赞诚斋体“活泼剌底,人难及也”,可是在李纯甫现存诗歌中,几乎看不出丝毫诚斋体的影子,倒是在稍前的王庭筠、赵秉文诗中有一些近似诚斋体的写景之作。随着金王朝国势的日益危殆直到灭亡,轻松活泼的诚斋体越来越不适应金末的现实,注定要被人们所冷落。元好问在《又解嘲》诗中说:“诗卷亲来酒盏疏,朝吟竹隐暮南湖。袖中新句知多少,坡谷前头敢道无?”其中的竹隐、南湖,据钱钟书先生解释,是指南宋推崇并效仿诚斋体的诗人徐似道和张鎡。该诗意思是说,徐似道和张鎡那些新巧的诗歌在苏、黄二人面前,还值得一提吗?元好问借苏、黄二名家来弹压徐、张二人的新巧,不免有以大压小、多此一举之嫌,他也许是借弹压他们来弹压其背后声名显赫的诚斋体。在元好问的诗歌中,也没有效仿诚斋体的迹象,说明诚斋体在北方的实际影响越来越小。诚斋体之外,6游的诗歌也很可能传入北方。清人翁方纲将6游与元好问并列,称“天放奇葩角两雄”,但除钱钟书《谈艺录》拈出他们两句相似的诗句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直接的文献可以证明元好问读过6诗,或受到6诗的影响。受敌对政权的限制,政治性特别强的6游诗歌不可能为北方文人所公开接受。总体来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南宋诗歌与金源的官方意识严重抵触,对北方诗歌没有产生多少直接的作用。
古词
词体由于自身性质与诗歌不同,向来被视为小道,所以相对自由一些。出身北方的辛弃疾词虽然多抗金复国之言,传回北方后,反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金亡第二年,刘祁即称赞其功业文辞,后来元好将辛词推崇到很高的地位,称“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应该说,辛词对元好问为的金末词坛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元好问词之所以被认为“足以追配稼轩”,就在于它得益于稼轩词的沾溉。
在各体文学样式中,南宋散文成就成就较低,远不及北宋,加之北方人难以接受散文中强烈的民族情绪,所以在北方影响很小,王若虚曾提及孙觌的《谢复敷文阁待制表》,从文体的角度予以严厉批评,并据此得出“宋自过江后,文弊甚矣”(《滹南集》卷三十七)的结论。
史学方面,南宋王称《东都事略》、胡寅《读史管见》、吕祖谦《大事记》《吕氏家塾通鉴节要》等书传入北方,其中后三种都是《通鉴》学方面的著作,可见这类著作在北方影响较大。北方蔡珪、萧贡、完颜璹等人非常喜爱《资治通鉴》,各有专长,所以南宋《通鉴北方便受到人们的关注。赵秉文为吕祖谦未能最终完成《大事记》而深感惋惜,在诗中说:“伤哉绝笔《大事记》,读经未了已亡身。”(《滏水文集》卷九《和杨尚书之美韵》)。金亡之后,北方的《通鉴展很快,出现了元好问所说的“武臣宿将讲说记诵”的热门现象,随之还出现了《6氏通鉴详节》、《集诸家通鉴节要》等《通鉴》学著作。
除以上几方面之外,南宋的政治制度、礼仪文化、艺术等方面对北方也会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编辑本段'
南宋时期名人
天祥
朱熹
游
辛弃疾
岳飞
韩世忠
杨万里
刘克庄
李清照
秀夫
编辑本段'
南宋帝王年表
南宋1127年—1279年(包括流亡皇帝)
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构1127年2年(共35年)建炎1127年3o年、绍兴1131年2年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弟。内禅皇位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赵伯琮(原名)、赵瑗、赵玮、赵昚2年89年(共27年)隆兴3年4年、乾道5年73年、淳熙1174年89年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高宗养子。内禅皇位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赵惇1189年94年(共5年)绍熙119o年94年孝宗第三子,有精神疾病。被逼退位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赵扩1194年—1224年(共3o年)庆元1195年—12oo年、嘉泰12o1年—12o4年、开禧12o5年—12o7年、嘉定12o8年—1224年光宗次子
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赵与莒(原名)、赵贵诚、赵昀1224年—1264年(共4o年)宝庆1225年—1227年、绍定1228年—1233年、端平1234年—1236年、嘉熙1237年—124o年、淳祐1241年—1252年、宝祐1253年—1258年、开庆1259年、景定126o年—1264年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宁宗弟沂王嗣子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孟启(原名)、赵孜、赵禥1264年—1274年(共1o年)咸淳1265年—1274年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宋理宗弟嗣荣王赵与芮之子﹐宋理宗的侄儿
恭帝孝恭懿圣皇帝赵隰(显)1274年—1276年(共2年)德祐1275年—1276年度宗次子,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投降蒙古
端宗(流亡皇帝)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赵昰276年—1278年(共2年)景炎1276年—1278年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哥哥,病逝
幼主(流亡皇帝)赵昺1278年—1279年(共1年)祥兴1278年—1279年宋度宗幼子。投海自尽
编辑本段'
南宋皇储
君主皇储与君主关系皇储谥号在位期间备注
宋高宗赵构
赵敷庶子,独生子元懿太子113o年潘贤妃所生,113o年,苗溥、刘彦正逼迫高宗退位,拥立赵旉为傀儡皇帝,宰相张浚闻知,便杀死刘彦正等人拥立高宗复位。赵旉被废位后封魏国公,不久后便受惊而死
赵昚族侄宋孝宗2年宋高宗养子,宋太祖七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
宋孝宗赵昚
赵愭嫡长子庄文太子5年7年郭夫人所生,早亡
赵惇嫡子,次子宋光宗1171年89年郭夫人所生,孝宗内禅,以太子即位
宋光宗赵惇1赵扩嫡长子宋宁宗1194年李皇后所生,光宗内禅,以太子即位
宋宁宗赵扩1赵询族侄景献太子12o5年-122o年宋太祖四子秦王赵德芳九世孙
宋理宗赵昀1赵禥侄子宋度宗126o年-1264年理宗弟嗣荣王赵与芮之子,宋理宗的侄儿,以太子即位
宋度宗赵褀
次子宋恭帝赵显恭帝1274276
备注:度宗次子,全皇后所生,是端宗的弟弟,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被封为嘉国公等爵位年1月18日元丞相伯颜兵临临安城下,被迫投降。被封瀛国公,1289年被忽必烈强迫去西藏出家,法号和尊年因触犯文字狱辈赐死,享年53岁。
长子端宗赵昰愍孝皇帝127278
备注:度宗长子,母亲杨淑妃年在福建即位改元景炎。曾封建国公,吉王,益王等爵位年2月乘船逃跑时龙舟倾覆落水染疾而亡。年仅1o岁。
三子末帝赵昺末帝1278279
备注:端宗落水而死,登基后改元祥兴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击败,全军覆没。丞相6秀夫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自杀。母亲俞修容,曾封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
编辑本段'
大事年表
年,金朝动灭宋战役,宾临汴梁。
年,康王赵构在相州募兵勤王,岳飞加入了赵构部队;汴梁沦陷,不久宋钦宗投降,北宋灭亡。
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改元建炎,南宋建立。
年,金朝再次动灭宋战役。
年,杭州改名,并升级为临安府;苗傅、刘正彦动兵变,逼迫赵构退位;建康失陷,杜充降金;赵构飘扬入海,在浙东海域躲避金军的追击。
年,金军北撤,在黄天荡被韩世宗打败;岳飞收复建康;刘豫在北方建立大齐国;富平战役爆。
年,秦桧被任命为右相兼知枢密院事,旋即遭到罢免。
年,赵伯琮被选为赵构养子。
年,岳飞第一次北伐,收复襄阳地区。
年,杨幺起义遭到镇压。
年,刘豫政权攻打南宋,被打败。
年,淮西兵变;大齐国被金国废黜;金朝释放王伦,宋金开始和谈。
年,南宋向金称臣。
年,金朝再次进攻南宋;岳飞北伐成功,却被朝廷勒令回朝;辛弃疾出生历城。
年,绍兴和议达成;岳飞遭到冤杀;南宋朝廷收将领兵权。
年,朱熹来到武夷山求学。
年,军官施全行刺秦桧,没有成功。
年,秦桧逝世。
年,南宋行东南会子。
年,完颜亮进攻南宋;虞允文取得采石大捷。
年,金宋重新达成和议;赵构退位,成为太上皇;赵昚即位。
年,南宋动北伐失败。
年,隆兴和议制订。
年,赵构逝世。
年,赵昚退位,成为太上皇;赵惇即位。
年,赵汝愚动绍熙内禅,逼迫赵惇退位;赵昚逝世,赵扩即位。
年,赵汝愚罢相;韩侂胄主政。
年,赵汝愚暴病身亡。
年,韩侂胄起庆元党禁,理学遭到迫害。
年,赵惇逝世;朱熹逝世。
年,韩侂胄动开禧北伐,小胜后败。
年,韩侂胄被杀,史弥远上台;辛弃疾逝世。
年,6游逝世。
年,金朝遭到蒙古进攻,南迁汴梁。南宋从此拒付岁币。
年,金宣宗拓地南宋,失败。
年,南宋和蒙古展开外交接触,共同对付金朝。
年,宋金恢复和平;南宋进入通货膨胀时期;赵扩逝世,赵昀即位。
年,蒙古合围汴梁,金哀宗弃城而逃。
年,南宋与蒙古共灭金朝;史弥远逝世。
年,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
年。蒙古开始攻打南宋;窝阔台征讨四川。
年,文天祥考取状元。
年,蒙哥亲自率军进攻四川。
年,南宋赢得钓鱼城战役,蒙哥死在阵前;贾似道出任宰相,并私自议和,编造鄂州大捷。
年,南宋缺粮。
年,南宋朝廷开始推行公田法。
年,赵昀逝世,赵禥即位。
年,襄樊战役打响。
年,元朝建立。
年,襄阳沦陷。
年,蒙古大军进入长江,动灭宋最后一战;赵禥逝世,赵隰即位。
年,贾似道亲征,全军覆没,贾似道后背打死;南宋朝廷乞和,遭到拒绝。
年,赵隰、谢道清投降,临安沦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出任流亡宰相;元朝接收临安,宋朝皇室被俘北上。
年,赵昰、赵昺逃出临安;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新帝;文天祥逃离元朝。
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