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雄-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陵寝所在之地是极为隐秘的,送货之事用不到他们,前后也就几个时辰,倒也不会出什么事。

    他道:“那也行,你们要是愿意,就跟着我进府吧。”

    车队一路向前,到了前面一条宽敞的街道才停下来。

    整条街只有一户人家,那就云南王府。高大的门楼,宽敞气派,比京城中的各大亲王府还显阔绰。只是维持王爷的规制,不敢僭越罢了。

    车队停在府门前,从里面跑出十几个伙计,打头的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约莫好像是府里的总管似得。

    他冷声道:“你们怎么来得这么迟?王爷都等急了,你们要是今日再不到,估计一个个也不用活了。”

    府里开了后门过车马的地方,让他们车队进去,随后开始装卸货物。

    郭文莺站在院中,往四周看了看,这里只不过是个偏远,可依然有几分雅致和气派。

    房屋上面都是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如此精工细作,便是皇宫内院也有所不及。

    她看得直咋舌,一个偏院便是如此,这云南王府究竟有多豪华啊?其实这里本来就是南诏国的皇宫,会华丽一些也不足为怪,但房屋院落显然都是新修的,这大笔的银子花下去,比修皇家园林还奢侈呢。

    她忽然想起江太平,这位公爷的公侯府似乎也到不了他这程度。

    货卸下来,大部分趟子手都退出府去,剩下十几个镖师和杜总镖头一起等着王爷驾临。府里的大总管先验了货,只是这种东西过于金贵,不能有丝毫闪失,总要王爷亲自过了眼才行。

    等了一会儿,听到有人高呼一声,“王爷驾到。”

    院子里的人都纷纷跪倒,郭文莺不想跪的,只是她一个人站着,未免太显眼,便索性拉着封玉儿蹲在地上。

    封玉儿年纪小,却有几分傲气,蹲也不肯蹲,双手掐着腰,直挺挺站着。索性她年纪小,个头不高,他们站的又靠后,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郭文莺对这位段王爷多了几分好奇,不由抬头偷瞧了几眼。

    这位段王爷看着似乎二十五六岁,有一张官刀刻般俊美的脸,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俊美的脸上此刻噙着一抹微笑,笑容很是温和,却让人感受不到丝毫亲切之感。

    他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朝靴。这一身应该不是王爷常服,倒像是刚从靶场射箭,或是打猎回来。

    郭文莺暗道,光看这张脸,还真是个俊美之人,也难怪就连封敬亭都夸赞这位段王爷,说他若在京城,什么四大公子都比不过他。

    段伟晨走到近前,伸手从车上拿了一块木头颠了颠,然后在手指轻轻摩挲了几下。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金丝楠木在他手里只过了几眼,便知道材质好坏,真假了。他点点头道:“还不错,这次的木头质地挺好,都留下吧。”

    “谢谢,谢谢王爷。”杜总镖头点头哈腰的道了谢。

    往常交货的时候都没那么容易脱身,今天这么轻易放了他们,也算是运气超好了。他忙带着人出去,临走时还不忘给郭文莺使了个眼色。郭文莺自然知道要跟着一起走的,她也没想在这里待下去,便拉着封玉儿随后跟在后面。

    走了几步,封玉儿突然挣脱她,向后跑了过去。

    郭文莺一把没拉住,见她跑向段伟晨,不由暗叫不好,这会儿很是后悔不该带女儿进来的,,她万一出点什么事,自己也难辞其咎。

    封玉儿跑到段伟晨面前就停了下来,抬眼看着他,大眼忽闪忽闪的,突然开口道:“哥哥,你长得真好看。”

    段伟晨本来想喝骂的,看见这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气也消了几分,问道:“这孩子是谁带来的?”

    郭文莺走过来,抱了抱拳,“回王爷,这是小儿,小孩子不懂事,还请王爷见谅。”

    段伟晨看了她一眼,见眼前站着的是一个十分白净的青年,模样生的极好看,尤其是一双大眼睛,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他哼一声,“看好她,别到处乱跑。”说完,转身就走了。

    在郭文莺眼里,这似乎也没什么,可旁边看着的下人却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都心里纳闷,平时王爷脾气最为暴躁,可今日这是怎么了?怎的丝毫没动怒呢?

    段伟晨也觉得自己莫名其妙的,看见那小孩时,竟丝毫引不起他的怒气,好像脾气瞬间平和了许多。他天生易怒,脾气极为暴虐,稍有不如意就会被他责罚,府里被他打杀的下人不知多少,可今日却对一个小孩子手下留情了。

    还有那个青年,很奇怪的,居然看他很觉舒服。尤其是眼睛,长得很像是他母妃。

    是啊,他母妃,那个被吊死在城门上的可怜女人。或者他这辈子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能力把她救下来吧。

    一想到母亲,突然间莫名的烦躁感就涌了上来,他怒吼一声,吓得身后的仆人都后退了几步。

    
  
  
  
第九百七十二章 特产

  
    从王府出来,郭文莺才轻轻松了口气,张明长一直低着头,刚才他之所以没过去,并不是不想帮忙,只是听说这人脾气古怪,所以轻易不敢惹怒他。不过还好,总算出来了。

    他低声道:“大人,咱们还是尽快离开大理吧。”

    郭文莺点点头,离开是要离开的,只是这会儿时候已经晚了,只能先找个客栈住一夜,等明天一早再去别的地方。

    杜总镖头跟他们高了辞就上路去,留下他们打听城里有什么住的地方。

    这里是白族人聚居之所,相对白族人数比较多,还好有些客栈也是说汉语的,倒也不难沟通。

    他们寻了一家看着还算干净上档次的客栈住了下来,用过晚饭,张明长就过来找郭文莺商量明日的行程。

    他道:“我已经打听过了,朝廷的平叛的军队在据此一百里的地方。咱们要去有些麻烦。”

    郭文莺道:“那路唯新可到了云南了?”

    “好像没听说过换防的事。”

    他们一路磨磨蹭蹭的这都到了,也不知路唯新在做什么,居然到现在都还没到呢。

    不过路唯新不来,这军中他们是去不了了,只能先在大理城里住上几日。

    张明长道:“现在哪儿都不怎么安全,咱们连护卫都没带,四处走着更不行,倒不如等两天再说吧。”

    郭文莺只得点点头,其实这会儿她有些后悔不该带女儿出宫了。她自己倒没什么,封玉儿才六岁,怎么能带着来这么危险的地方?

    她天生是喜欢往危险的地方钻的,可是孩子无辜啊,还是想办法把她送回京里的好。

    只是封玉儿的性子野的很,说让她回去,立马哭给她看,弄得郭文莺也没办法了。

    反正也是在大理住几日,那就见识一下这里的风光和美食吧。

    第二日他们上街买了三套白族的服饰,都换上了,虽然一开口就知道不是白族人,不过好歹走到街上也没那么明显了。

    其实在大理汉族人也不是很少,只是这里有些排外,对于汉族人表现的不是特别友好。

    他们找了一家汉族人开的饭馆子吃饭,这家经营的都是当地特产的美食,像是海菜芋头汤、砂锅鱼,白族特色菜生皮,宾川县海稍鱼、附子炖猪脚、黑皮等。

    他们点了其中最有特色的几样,一边吃着一边跟老板打听一些有关大理城的事。

    那老板叹口气道:“咱们也是祖上就来这里了,在这儿也住了三十几年了,想离开可又舍不得,不离开,也就勉强糊口罢了。”

    郭文莺问道:“在这边做生意这么麻烦吗?”

    “麻烦倒不是,只是这里经常有战事,一打起仗来,这里的白族人都喜欢拿汉族人开刀。虽不至于烧杀抢掠,却也尝尝被欺负罢了。”他说着又轻轻一叹,“我们也不过是勉强糊口度日而已。”

    郭文莺问道:“那云南王也不为汉族人做主吗?”

    那老板叹口气,“这位王爷又不是汉人,怎么可能管汉人的死活?不横征暴敛,把杀咱们取乐已经够不错了。”他说着又道:“你们是不知道,为了修陵寝,征了许多各族的民工,咱们还算好的,没有被抓了去,否则连回都回不来了。”

    郭文莺知道这些古代人信天命,在世之时所享的荣华富贵,便是等到了阴曹地府也要继续享用。所以他们选的陵寝之地必然是风水宝地,而且陵寝的设置构造都有一定讲究,让他们可以死后成仙,福荫子孙。

    她是唯物论者,从来不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不过古代人对轮回之说深信不疑,这位云南王年纪轻轻的就开始给自己修陵墓,也可见是想死后登仙,免受轮回之苦了。

    他们跟老板说起想去玉龙山的事,那老板道:“此刻怕是不好去的,现在正在打仗,去玉龙山的路都封路了。咱们老百姓是过不去的。”

    郭文莺道:“那就没别的路可走吗?”

    自来蛇有蛇道,人有人道,这些百姓不可能没有别的路可走的。

    那老板道:“路倒是有一条,只不过是水路,坐竹筏过去,要穿过一个洞穴。”

    张明长道:“那条路你们可走过,可有危险吗?”

    那老板笑道:“危险倒是算不上,也有白族人从那里运货,只是洞穴里水道太窄,船过不去,只能过小筏子,一次也运不了多少东西,所以很少有人从那边走就是了。”

    既然陆路走不得,就只能走水路了,他们跟老板说好,几日之后带他们走水路。

    从饭馆离开,在街上买了些东西,大理城吃的用的东西都很多,有果脯(话梅,雕梅之类)、乳扇、漾濞核桃、黄焖鸡、生皮、卷粉、米线、饵丝、喜洲粑粑等等,还有兰花、茶花、木雕、银器、扎染等。

    封玉儿贪嘴,看见街上有卖油粉的,就要了一碗。这里最有特色的还有凉虾,用米粉和石灰做成,配上玫瑰糖稀,即玫瑰凉虾。另外还有卷粉,也是米粉做的,夏天吃起来凉兮兮的。

    郭文莺想着既然来了,索性每一样都买了一点,尝一尝是什么味道。

    只是这些东西名气虽大,吃起来却并不怎么合他们的胃口。她吃了几口就不吃了,倒是封玉儿胃口不错,吃了一碗油粉,又吃了碗卷粉。

    郭文莺看她吃的香甜,又买了一些梅子和乳扇,这乳扇可以油煎、烤吃,还可以沾白糖生吃,味道似乎不错。后来干脆又带了一些卷蹄和蜜饯,留着这几天给她当零嘴吃。

    他们买完东西往回走,路过云南王府的时候,忽然瞧见府门大开,一队队兵丁从里面跑出来。

    这是出了什么事了?

    三人忙退到一边,瞧着那兵丁过后,又从里面抬出一顶大轿来。

    郭文莺皱皱眉,看那轿子的规格,应该是云南王的轿子,这么抬着是要去哪儿啊?

    这位王爷的气派极大,前面是三十六道铜锣开道,后面两队兵丁护卫,十六人抬的大轿,各回避牌,旗幡招招,真是好大的排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