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启方再奏,“启禀皇上,自来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是真是假还要待查看,只是郭文莺品行过于嚣张跋扈了,并不适合母仪天下,还请皇上三思。”
他这一开口,下面许多官员也跟着叩首,齐声道:“还请皇上三思。”
封敬亭脸上现出一种近乎于紫黑之气,显然已经到了怒不可抑的程度,他就不明白了,怎么一遇上有关郭文莺的事,怎么就做起来这么难呢?
他冷哼:“诸位爱卿管得可真是宽啊,这是朕的家事,朕想立谁为后,就立谁为后,你们休要胡言。”
陆启方柔柔一笑,“皇上此言差矣,这是皇上的家事同时也是国事,郭文莺思想有瑕,确实不宜立后。”
封敬亭几乎冷笑起来,“丞相说郭文莺品性有问题,却不知她的品性都是你手把手教的,到底哪里有问题,你倒是详细说说看。”
陆启方面色一正,“皇上,为后者当具备贤良淑德,端庄贤淑,当可母仪天下,郭文莺性子过于张扬,如何能统领后宫,为天下女子表率?”
封敬亭咬起牙来,只是有些话在朝堂上不方便说,否则他倒想质问他为何对别人宽容,独对郭文莺残忍了。
他吸了口气,“爱卿当真要与朕唱反调吗?”
“请皇上以国家为重,大局为重,当选贤惠女子入宫伴驾。”
陆启方一开言,下面呼啦啦跪倒了一片,众官员都高声呼道:“请皇上以国家为重,大局为重,当选贤惠女子入宫伴驾。”
“皇上三思,当以天下为重。”
“皇上三思。”
。。。。。。。
一声呼声紧似一声,声声震耳,满殿充斥的都是回音,竟似一点都不比上次郭文莺被人识出女儿之身时的阵势小。
路怀东在一旁轻轻一叹,暗道幸亏文莺没看到这一幕,否则还不定难过成什么样呢。她辛辛苦苦做了这许多事,最多只是让人承认了她的能力,却终究得不到这些人的认同。不过说到底这也怪不得别人,本来就是男人的天下,她一个女人想跟一群男人争斗,总要吃亏一些。
说到底这些人都是不想臣服在一个女人底下,被一个女人掌控了国家。
谁让他也是男人,从心里还是觉得女人消停点好,他这位老妹子也是太能折腾了,也不怪别人担心她会把南齐折腾坏了。
封敬亭脸色十分不好看,低喝道:“你们这些臣子领着国家俸禄,却不知为君王分忧,朕要娶郭文莺,乃是朕心中所好,又如何使不得?”
第六百一十五章 社稷
众臣只是叩首不已,口称,“皇上三思。”
封敬亭轻吐了口气,这火便是想发也发不出来了。
昨日退朝之后他就有心出宫一趟,去看看郭文莺,但琐事太多给绊住了。今日朝堂之上重提立后的事,本以为自己态度强硬一些,这些人多少能给些面子。当初父皇极力立后的时候,也是满朝反对,都觉得前皇后家世空有容貌,有失贤良,不过也只是闹了一阵,最终还是妥协了。
可是为了什么到了他这儿,郭文莺就立不了后呢?
他高声宣布此事搁置再议,随后退朝了。
进了御书房,一个思量这事该怎么办,说到底都是陆启方坚持的,弄得满朝文武都跟了风。本来不待见郭文莺的人就很多,不想让她立后的更是大有人在,这才形成了今日朝堂的盛景。看来得招陆启方私下谈谈了。
他派人去请陆丞相,正好陆启方也没走,奉召到了殿外候旨。
封敬亭想想又觉不放心,问徐茂道:“前几日于阁老说要回京了,近日可到了吗?”
徐茂回奏,“要不去府上请请看?于阁老也是好久没进过宫了,他也是离休太久,今日这阵仗怕是阁老来了也镇不住。”
封敬亭自是知道于凤阳镇不住,不过好在陆启方还算尊敬他,或许能帮着说几句公道话也未可知。毕竟是于阁老亲自交出来的徒弟,当初郭文莺也跟陆启方学过兵法,两个老师一起在堂,总是要好一些。
等都安排下去,才唤陆启方进来。
陆启方早料到皇上要跟他说什么,直接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朗声道:“皇上,微臣跟着皇上也有十余年了,这么多年一直对皇上忠心耿耿,心中所思所想都是为了江山社稷。”
封敬亭冷冷一哼,“你不用跟我说这些,你那些心思朕都清楚,你也是看着文莺长大的,她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
陆启方叹息,“皇上,正因为知道所以才会认为她不适合为后,她的心不在后宫,不可能在后宫之中委屈一世。当如一男子般立于天下,成就不是功勋。微臣不仅是忌惮于她的本事,也是因为惜才才会极力阻止此事,要知道让她作为一个女人相夫教子,这不是南齐之福啊。”
他说着顿了一会儿又道:“皇上你想一想,东南那是什么局面?一团乱泥一般,到处都是陷阱,乌大人到任没两个月就被人杀了,连换了三任总督都没把乱象摆平了。可是郭文莺一去,甭管她用了什么手段,最起码一年功夫平了倭寇,攻下双屿岛和月明岛,海事衙门也已即将完工,还有泉州和松江两处的码头也都建起来。就这几点便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微臣是打心眼里佩服她的,可是她一旦入了后宫,又如何能为国出力?”
封敬亭被他说的有些犹豫了,他也知道郭文莺的性格是待不住的,否则也不会怀着身孕还在四处跑,差点把孩子给掉了。但是即便这样,难道真要让她一辈子为臣,一辈子站立朝堂吗?
他轻吐口气,亲自伸手把陆启方给扶起来,语重心长道:“先生啊,实话与你说了,文莺怀孕了,这是朕第一个孩子,若是个男孩,将来必要立为太子的,自来母凭子贵,便是你有千种理由,也请顾全一下这未来太子的体面。生母没有名分,日后他如何在人前抬起头来?”
这已经算是商量的语气了,陆启方心里咯噔一下,他就说皇上急匆匆把郭文莺接了回来肯定有什么事,没想到竟是怀孕了。皇上也真沉得住气,竟是瞒了这么久才揭出来。
不管从什么角度说,未来皇嗣更加重要,皇上迫切需要给她一个身份也是有理的。只是这么一来真怕郭家就此做大,自来外戚过于强大对国家安定也是没有好处的。
陆启方脑子里不停转着,看见皇上瞥他,忙虚虚一笑,“皇上,这事你早说啊,你要早说了这事不就能成了?”
封敬亭哼一声,他也是为了郭文莺的体面,不想让别人知道带着身孕嫁进的皇家。果然还是这一句好使,这老东西终于肯妥协了。
他道:“既如此那就请丞相为朕周旋吧,立后之事不日就会下旨,让礼部先准备着。”
“这倒不忙。”陆启方笑着,“皇上,咱们先前说好了是要选秀的,这选秀之事也是大事,不如就和立后一起办了吧。”
封敬亭睃他,知道他这是在拿这事跟他谈条件呢,自来子嗣都是大事,他身为一国之君,不可能只有郭文莺一个女人,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孩子,就算他肯退让这满朝文武也不能只许他独宠一人。
既然这样索性先答应了再说,总有办法糊弄过去就是了。
陆启方却在想,横竖郭文莺的性格也在宫里待不久,便是立了后又如何?
于是,两人就这么愉快的议定了,一君一臣都想着各人的心思,对面含蓄而笑,倒是颇一副和乐融融的样子。
等于风阳进殿之时,正看见这君臣二人对笑的模样,只是未免皮笑肉不笑的,让人看着慎得慌。他很觉今天来得不是时候,这两个不会抽风了吧?
他轻咳一声,封敬亭才转过头来微微一笑,“老阁老来了,正有件事要跟阁老商量呢。”
于风阳微诧,“老夫多年不问朝事,一大把年纪,皇上这莫不是找错人了?”
这老头讲话素来不客气的,封敬亭也习惯了,忙道:“是件喜事,朕要立后,还请阁老给主持婚仪。”
于风阳听得一喜,“皇上这是想通了?”这一两年不知多少人催着皇上立后,他都不同意,这会儿居然肯立后还真是南齐之福。
他忙又问:“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封敬亭淡笑,“正是阁老的关门弟子郭文莺。”
于风阳大笑,“如此甚好,你们两人也算般配,能早日成亲也是好的。”
这怕是唯一一个听说他立后表现正常的吧,至于陆启方他们,一个个早猜到他要立谁,一听这个字眼都恨不得把他嘴给堵了。
第六百一十六章 碎尸
不过于风阳只笑了片刻,忽然面色一正,“皇上,好像文莺已经成亲了吧?老夫虽没参加过她的婚礼,却也是收到请柬的。皇上不会是要夺人所爱吧?”
封敬亭摸摸鼻子,心说,他有那么可恶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是真要郭文莺嫁了别人,他肯定会把人抢回来的,不把那恶贼碎尸万段,也得切成两半了。心里想着,面上却笑得颇为和善,“阁老玩笑了,朕可不是那种人。”
他把和郭文莺成亲的事说了,于风阳甚是高兴,哈哈笑道:“此事大好,如此老夫就卖个老给皇上主持婚仪吧。”
封敬亭忙道:“如此就要烦劳阁老。”
老头今年要八十了,精神和身体都尚好,看着也是矍铄,这主持婚仪之事虽是繁琐,到底许多事不用他亲力亲为,也是无碍。
几人议定此事就告退了,于风阳走前,陆启方走在后,约莫走出几十步远,下了台阶,于风阳突然停住。他望着陆启方脸上尽显严肃之色,“陆丞相,有些话不要让老夫说过了,你就算为了江山社稷,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无需你管,还是做好自身的官好,别弄得最后和严丞相一个下场。”
陆启方一怔,“阁老这是何意?”
于风阳冷冷一笑,“这还需要我挑明了吗?郭文莺是怎么回事,难道你不知道吗?”
陆启方暗道,果然这于风阳能历经三朝,经久不衰,他昨日刚回京,便什么都知晓了。既已知道,却又皇上面前做足了戏,当真是心机深沉。
他道:“既然阁老什么明白,那我也索性把话说白了,有些话不好对皇上当面讲,对阁老说出倒也无妨。咱们都是做臣子的,自然希望国家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可唐朝的武氏的例子,阁老难道就忘了吗?”
唐朝武氏有一女子名唤武燕云,也是有惊世之才,后来嫁与皇帝做了嫔妃,之后又立为皇后。她因为颇有治国手段,便一直帮着皇上处理朝政,在朝中颇有威望,待等皇上驾崩之后,便废了自己的儿子,自立为皇,还改了国号。
当时朝堂之上多少终于李氏的大臣都被杀的贬的贬,那些人是敢怒不敢言,吃尽了苦头,如果光景持续了十几年,待等武使驾崩之后才结束了。
于风阳是什么人,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所指,无非是怕郭文莺将来权力过大无人管束,学了那武皇自立。
他叹息一声,“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只是那孩子不是那样的人,断不会做出此事。”
陆启方道:“阁老又不是不知,这人都是会变的,在巨大的权利面前有几个能把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