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谨言-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喀山已经深得基洛夫的信任,他的话比那个趾高气昂的代表更能打动基洛夫,“我们可以尝试和华夏军队接触,我们需要武器和补给,说不定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

    “荒谬!”托洛茨基的代表拍案而起,“他们是敌人!一群黄皮猴子!”

    这个代表是典型的斯拉夫人,高鼻深目,脾气暴躁,说话声大得就像是在打雷。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句话一出口就得罪了屋子里不少人。

    基洛夫所领导的西伯利亚反抗组织,主要成员都是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少数民族,其中有一多半都是黄种人。

    一句“黄皮猴子”,让他们全都变了脸色。

    “谢里宁同志!”基洛夫表情严肃的开口说道:“请注意你的言辞!”

    谢里宁终究不是傻子,意识到自己的口无遮拦犯了众怒,却拉不下脸来道歉,干脆坐回到椅子上一言不发。

    “喀山,你认为华夏军队会帮助我们吗?”

    “我不能保证。”喀山目光坦荡的扫视屋内众人,“但大家应该都清楚,再得不到补给,我们恐怕坚持不了一个月。”

    所有人都点头同意。

    现在的反抗组织已经发展到近四千人的规模,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基洛夫本人在国内的声望也越来越高,甚至有超过托洛茨基的趋势,就连流亡在外的弗拉基米尔也听到过他的大名。

    勇敢的基洛夫,为大家带来光明的基洛夫,反抗残暴沙皇的基洛夫!

    生活在远东,备受压迫的俄国人越来越多的聚集到他的周围,战斗队伍不断扩大,其中还有部分曾经在俄军中服过役老兵,他们大多生活困苦,吃不饱肚子,还要缴纳重税。基洛夫领导的反抗组织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就这样,在远东总督和西伯利亚边境军的围剿下,反抗组织还是不断的壮大。但壮大也带来了问题,那就是粮食,药品和武器。

    “没有补给,我们甚至无法继续留在伊尔库茨克。”

    喀山的话很实在,恰恰是这份实在,有了相当大的煽…动力,这可比托洛茨基的代表那满口大话有用得多了。

    “那么,举手表决吧。”

    基洛夫做了决定,在场的反抗组织主要成员开始举手表决,最终以多于三分之二的人同意与华夏人接触,通过了喀山的提议。

    整个表决过程中,托洛茨基的代表没有再发一语,看向喀山和基洛夫的目光却隐隐带着不善。

    提议通过的当天,反抗组织就选出以喀山为首的一支小分队前往华夏军队临时驻扎的布里亚特,他们带着武器,却没有粮食,“我们是为大家寻求帮助,若是不能完成任务,就将粮食留给更需要的同志吧。”

    米尔夏主动要求随行,喀山却摇头,托洛茨基的代表还在这里,他离开,米尔夏必须留在基洛夫身边,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以防生变。得到基洛夫的信任不容易,找到如此光明正大同华夏军队接触的机会更加不容易。

    “你要留在这里。”喀山对不到一年时间就长成大姑娘的米尔夏说道:“必须留在这里,明白吗?”

    米尔夏咬着嘴唇,最终还是点了头。

    喀山一行人很顺利的进入了布里亚特,这让除喀山之外的人都觉得惊讶,尤其是在看到居住在布里亚特的人之后,他们脸上的惊讶之色更浓。

    华夏的军队没有劫掠,没有杀戮,还以很实惠的价格同这里的人交易食品和调料,换取毛皮和木材。

    这些华夏人还在寻找矿石,若是有人能提供消息,将得到整整十卢布。

    现在的卢布还没有大幅度贬值,一卢布差不多能换一块半大洋,十卢布对这些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人来说不是笔小数目,竟然只用来换一个消息?

    华夏的军医在士兵的保护下走访附近的村庄,免费为这里的村民治疗疾病,遇到年纪小的孩子,还会留下一些漂亮的糖果。很快,附近村庄的孩子们都知道这些穿着褐色军装,手臂上佩戴着红十字的大兵会给他们糖果和饼干,在他们出现时很多孩子都会围上去。

    居住在这附近的人,从最开始的惊慌,到如今的处之泰然,一些年轻的单身姑娘,看到明显带有游牧民族血统的大兵,还会热情的上前攀谈,仿佛已经忘记了这些华夏人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

    “喀山,这些华夏人……”

    “嘘。”

    喀山示意同伴不要开口,前面正有一队华夏士兵走过,“我们先到村子里,想办法接触一下他们的军医。”

    “好。”

    喀山忍不住又看了一眼从身旁走过的华夏士兵,眼中闪过一抹热切和一抹激动,却很快隐去。

    五天后,喀山一行人从布里亚特返回伊尔库茨克,队伍里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完成了此行的任务,华夏人答应同他们交易。

    “喀山,他们真的答应不进攻伊尔库茨克?”

    “是的。”喀山点头道:“他们还答应和我们交换食物,武器方面会有所限制,但是也有二十支莫辛纳甘步枪和几百发子弹。”

    这些步枪哪来的不言而喻。

    华夏军队使用的步枪和机枪基洛夫也看到过,都是德制口径,这些枪明显是他们从沙俄军队手中缴获的。

    若是两年前,这些枪在北六省军队中还是“宝贝”。但是现在,就连新兵蛋子用的都是从主力部队换下来的毛瑟步枪,这些老毛子的枪弹道稳,但后坐力太大,用起来实在是不顺手。再加上口径问题,只能全都送进仓库。

    如今换给反抗组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虽说不是一路人,但他们同沙皇更不是一路人。

    “华夏人也提出了条件。”喀山继续说道:“他们有一批货物要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往欧洲,他们要求在火车行经伊尔库茨克时,我们不得阻拦。”

    “货物?”

    “是的。”

    基洛夫虽然对这批“货物”很感兴趣,但从长远考虑,因此和华夏人交恶并不划算。最终,他同意了华夏人的条件。

    就这样,华夏代表在谈判桌上使手段,谈判桌下送钞票,从俄国谈判代表手里得到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欧洲段的运输和使用权,又以食品和武器搞定了占据伊尔库茨克的反抗组织。

    自此到一战结束,华夏的商品将源源不断的从俄国人修筑的大铁路运往欧洲,打着中立国的旗号,避开英国的海上封锁和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用罐头,饼干,钢盔以及各种产品换来大把的钞票。

    “没船也未必是坏事。”

    李谨言十分关注华俄的谈判进程,当看到展部长把俄国人绕得晕头转向,一边咬牙切齿,一边不得不在协议上签字时,笑得直拍桌子。

    “不过从铁路上运输,尼德和许二姐就不能继续留在比利时了。”李谨言拿起萧有德搜集来的关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所有资料,对照桌面上的地图,最终目光落在了瑞士这个国家之上。

    为了保证货物不在中途被截,还得有一定的武力,或许该让兵工厂研究一下列车炮?

    至于沿线的车站,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大不了损失一些,总是能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只要货物进了欧洲,就一切都好说。毕竟俄国同德国和奥匈帝国接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怎么从东普鲁士运回柏林和维也纳,是这些日耳曼人自己的事。至于法国和英国,反正他们有船,自己来运就是了。

    李谨言放下资料,撇撇嘴,等到他手里有了船,俄国再乱起来,任谁吃了他的,都得给他吐出来!

    十月中旬,欧洲西线战场上,盟军和德军奔向大海的对称运动终于告一段落,从瑞士到比利时海岸线,绵延了六七百公里的堑壕,铁丝网和各种工事,没有任何一方能从正面突破对方,也没人能成功包抄对方的侧翼。虽说双方都不甘心,但条件所限,继续跑下去,要跑进英吉利海峡吗?

    德国总参谋部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德国人不接受失败,他们发誓要在英法联军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彻底击溃他们。

    这个攻击点,选在比利时小镇伊普雷。

    若推选一战中最倒霉的城镇,伊普雷绝对榜上有名。

    一九一四年欧洲战场最后一场大战,发生在伊普雷,德国第一次发动毒气战,选在伊普雷,毒气之王芥子气第一此在战场上被使用,还是伊普雷。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它?这句话绝对是对伊普雷的最真实写照。

    三个星期的伊普雷战役,德军和英法联军均死伤惨重,德军的大量年轻志愿者死在了冲锋的路上,英国第一批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

    法队也发挥了超乎想象的战斗力,三个欧洲强国绞杀成一团,战场上满布硝烟,鲜血和尸体。

    华夏在一战中保持中立,却派出了军事观察团,同行的还有美国。或许是华夏的药品,钢盔以及罐头等产品对交战各国越来越重要,交战双方对华夏和美国的军事观察团还算客气。

    军事观察团和战地记者每隔三天就会将欧洲的战况发回国内。这些电报对华夏政府和军队同样重要。

    重炮,机枪,死在冲锋路上的士兵,在战壕中拼死搏杀的生命,喷洒的鲜血,倒伏的树木,黑色的硝烟……

    这就是战场。

    十月下旬,伊普雷战役已经结束,德军和英法联军都无力在短时间内发动另一场同等规模的战役,纷纷挖掘战壕,在泥泞的战壕里舔舐伤口,积聚实力,等待下一次进攻。

    华夏与俄国的谈判也终于有了结果。这份被后世称为的补充,并言之凿凿的声称,他们有绝对可靠的证据,那就是在协定签署前三天,楼少帅发给楼大总统的一封电报。电报上的内容与协定内容几乎没什么出入,这也是后世人认为这份协定实际上是楼逍利用武力和金钱在背后推动的原因。

    甚至有人猜测,此时的楼逍已经秘密同德国结盟,因此才能迫使俄国答应华夏的谈判条件。虽然没有证据,但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仍不在少数。

    不管后世评价如何,都无法否认对华夏收回北方领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条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领土的划分,虽然额尔古纳河沿岸仍没有明确,但尼布楚和雅克萨确认重归华夏,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也重新划归华夏。

    华夏代表对于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等地的归属也提出了异议,鉴于华夏海军短腿,俄国虽然在6地上被揍得够呛,海上的实力仍不容小觑,最终展长青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争执太久。

    展部长看着俄国的谈判人员,脸上依旧带笑,笑意却未达眼底。

    属于华夏的,早晚有一天会全部拿回来!

    签订后,俄国要求华夏军队立刻从赤塔等地撤军,华夏人答应得很干脆,楼大总统当天就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北六省军队也于隔日6续撤出布里亚特等地,只是他们前脚离开,喀山就带着反抗组织的成员进入了该地,俄军想要重新进驻?没有那么容易的事!

    与此同时,华夏军队6续开进了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当军队进入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时,身后还跟着不少身上穿着孝衣的华夏人。

    他们都是庚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