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妹妹是偶像-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这就是我们经常在欧洲电影、小说和戏剧中看到的或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沙龙场面。
  但过了十七到十九世纪的“沙龙”高峰期,直至如今,沙龙已经脱去了高贵和神秘的面纱,可以说随处可见了。只是逼格高的沙龙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打着沙龙的幌子,实际上在搞卖钱的讲座。
  “艺魂”毕竟是上戏最好的社团之一,举办的沙龙算是基本脱离了低级趣味,每两个星期举办一次,有一到二个小时的主讲人主讲,然后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畅所欲言,参与者产生一次高质量的思维碰撞。晚上有自助餐,自助餐过后还有一个小型酒会,这里就进入了社交时间。
  “艺魂”举办的沙龙,算是上海非常有艺术气质的沙龙之一了,在文艺界也有不小的名声。能受到邀请的无不是文化圈、文艺界的名流,并不是有钱就会受到邀请的。因此常岳才会如此激动的要求程晓羽一定要去。
  程晓羽之所以够资格接受邀请自然不是因为裴砚晨,而是因为他是《梁祝》的创作者,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即使裴砚晨要求,雷鑫也不会自降身价,拐弯抹角的发出邀请。
  周末的“沙龙”是在一家叫做“落微”的书吧举办的,一月的上海下午阴着天气,看似马上就有雨要掉了下来,天幕低垂仿佛已经挨着了远处的高楼,“落微”离上戏不算太远,在复旦、交大、上戏三所学校的中间,苦逼的罗凯并没有兴趣参与这样的聚会,为了不挂科依旧去了琴房练琴。常岳开车,吴凡照着地址寻找“落微”,程晓羽则叫常岳停一下,去了一边的商店问路。
  一过冬至,本身天也黑得早了,加之又是阴天更显的时光晦涩,在街旁大大小小招牌里,蓝白相间的“落微书吧”四个字在已暗下来的天光中显得平常而安静。程晓羽走近书吧就开始惊叹于都市人改天换地的精神。目下得上海,在忙于砌就无灵性的水泥森林时,常常有一些异想天开的创新,然后他们只记住了现代化,却忘记了华夏古旧的韵味与精神,而这家“落微”无处不透着一股华夏古典的人文气息。
  进去内里,铺面不算很大,这时的人也格外少,大概因为正是将要吃晚饭的时候吧。程晓羽和常岳吴凡进了书吧,就别有一番天地,如同酒吧的大厅里立着几如“回”字形铺开的书架,靠窗户得位置摆有书桌和景泰蓝台灯。
  程晓羽信手取来一本,内容正与艺术相关,看了简介觉得似乎不可不读,程晓羽记住了书名,打算等下买一本。平心而论,这家小书吧里的学术著作相当密集,文史哲几乎一揽天下,当然也并不排除时下的热门书如《东史郎日记》《看上去很美》一类。不同的书在架子上码成一排排,或是《书林清话》紧挨着《心史丛刊》,或是狄金森压住茨威格,大有点英雄不择地而生的味道。
  但大致说来,“落微”的书还是有分类的。新书,总归放在进门的台子上,一般左边是华夏文史,右边常有西方理论书;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工具少不了语言,所以台子的里侧摆的总是语言学专著。
  当然这只是程晓羽大致的猜测,这样的解释是否合乎书店主人的初衷,他也不太清楚。书架上的书有不少是常备的工具书,还有不少学术名著。这不仅仅是“落微”离复旦南区研究生宿舍近的缘故,书吧的学术风味以及店员的随和亲近倒更让人欣赏。店员都是女生,相貌虽说不上漂亮,但也算清秀,在这雅致的书吧里穿着民国风的学生服饰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沙龙是在书吧二楼举办的,楼梯口还摆着易拉宝海报,一个戴着长檐礼帽的女生端着一杯清茶望着火车窗外,虽然看不见长相,从轮廓来说应该是挺美的。
  海报正中间上第一行写着沙龙主题:“TheRestisNoise”(余者皆噪音)。
  而右下角则写了三名主讲人,第一个是林熙(上戏音乐系研究生,复旦大学心理系博士生)——主讲题目《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程晓羽看到这第一个名字,脑子里就“嗡”得一响,像突然间爆炸的烟花,这林熙显然就是他们的辅导员。程晓羽一头黑线的看着这个名字,还不知道这个漂亮的辅导员居然还是复旦心理系的博士生。
  程晓羽作为不折不扣的学霸自然是不怕辅导员的,可作为一个相当不称职的班长还是心存顾忌,当下就打定主意,等下坐个偏僻的角落,不引人注目就好。
  在看第二个主讲人是冷峻(著名主持人,乐评人)——主讲题目《音乐录音带的人文气息》。
  第三个主讲人是雷鑫(艺魂文学社社长,导演)——主讲题目《八分钟的娱乐与思考——导演的选择》。
  看到雷鑫的名字程晓羽又是脑仁一疼,觉得自己是不是中招了。
  这时候程晓羽既没什么理由说不去,也没有理由害怕,于是便跟着常岳、吴凡走到了楼上,楼梯口有个长相秀气的服务员登记了他们的名字,就放他们进去了。
  二楼到不像程晓羽想象中那么豪华,陈设比较简单,大厅顶上一盏烛台吊灯,正对面的墙是摆满了书的书架,投影幕布卷在书架上方,随时可以将书架这一面变成投影。大厅周围全是马赛克瓷砖拼成的油画,让这个空间平添了一点奢华的文艺气息。
  厅里围着一圈沙发,有木质的长条茶几摆在前面,整个来说还比较空旷,有点类似KTV的豪华大包间,沙发上坐二十多个人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大厅外面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铺了防水木地板的露台,上面摆了几张阳伞、圆桌以及几张椅子,有不少人此刻正在外面品茗,沙发上也坐了一些人,程晓羽晃了一圈一个都不认识,再转头看外面的露台上,一个女生刚一站起来,程晓羽就觉得有点不妙。
  那个穿着黑丝小高跟,A字裙配蓝色西装外套,批着头发带着一根白色发带的不是裴砚晨,又能是谁?


第417章 余者皆噪音(二)
  程晓羽赶紧扯了常岳和吴凡坐在偏一点的转角处,刚将屁股搁下,就有扎着两根麻花辫的民国风旗袍打扮的服务员来问他们喝点什么。程晓羽点了杯冻顶乌龙,常岳点了杯龙井,吴凡非常朴实无华得点了杯绿茶。
  裴砚晨进来的时候,站在露台上的人也全进来了,女性居多。并且五位女性的姿色评分在程晓羽这里都不算低。虽然说裴砚晨站在其中是一支独秀,可并不是气场碾压或者让你能够无视其他女性的存在。
  尤其是程晓羽的辅导员林熙,也算是大美女一个了,穿着曲线玲珑米色香奈儿套装,头发发梢烫着大波浪,整个人显得既知性又美艳,实在很难想象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女性,偏偏是复旦心理学博士和音乐学研究生。
  另外三个美女程晓羽不认识,从穿着打扮上看,很显然都是文学女青年,一个留着学生BOBO头,一看就是走文艺小清新路线的。一个扎着鱼尾辫白色毛衣加蓝布长裙,还戴着黑框眼镜,让程晓羽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女作家。还有一个留着齐耳的短发,穿着青花瓷旗袍裹着狐狸毛皮草,带着旧上海女人的那种风情万种,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存在。
  几个漂亮如画的女性一进来,这间不大的客厅就有蓬荜生辉得感觉,顿时所有视线都情不自禁的集中到那一块,不少与她们相熟的人都站起来打招呼。
  即使程晓羽坐的偏僻,可书吧二楼实在也算不上多大,文化沙龙本来就是一项小众的组织,而且是有一定的私密性,所以参与人数也不算多,裴砚晨刚一进来就发现了程晓羽,当然她对程晓羽是视而不见。
  但是林熙看到程晓羽却颇为意外和兴奋,连忙喊道:“程晓羽,你过来。”
  程晓羽自然没有胆子忤逆美女辅导员,硬着头皮从沙发上起身走了过去。老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一种天然的喜爱,即使平时程晓羽和林熙接触的并不多,程晓羽刚刚走近,林熙就迫不及待的抓着程晓羽的胳膊扯他到美女的中间仿佛炫耀地说道:“这是我的学生,就是我经常提起的那个获得肖邦奖的天才,《梁祝》也是他写的,叫程晓羽。”
  为了不砸了学霸的招牌,程晓羽昨夜复习《西美》到半夜,一早还被常岳和吴凡骚扰的没能睡好,现在还顶着个黑眼圈,眼睛更是有些浮肿,加之来沙龙本就打算低调一点,发型也没弄,随意的穿了件薄棉衣牛仔裤就来了。此时他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到最佳状态,看上去就像一个久不见阳光的死宅,林熙的一顿捧让他有些拘谨。程晓羽心不甘情不愿得叫了一声“林老师好。”接下来面对周围肆无忌惮的打量眼光有些不自然起来。
  旗袍靓女听到程晓羽这个名字,就有些惊讶的开口道:“咦!和那个《因为是喜欢》得导演同名同姓呢!”
  程晓羽皱着眉头道:“好多人都说过。”其实对导演身份曝光程晓羽本无所谓,只是这样一来他和苏虞兮的兄妹关系自然就没得藏了,其实这本因该值得骄傲的事情,可程晓羽不知为何,却下意识的排斥,他也更不愿意别人和他套近乎,就是为了接近苏虞兮。
  “他不是,程导在东京的时候,他还在学校里上课呐!”林熙摆手笑道,她是导演程晓羽的粉丝,作为音乐系的研究生,研究流行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命题,自然不能错过研究大火的“偶像计划”,如今程晓羽得四首歌曲,三支MV全是经典,由不得林熙不注意,尤其是《nobody》和《因为是喜欢》让她大为赞赏,可以说这两部MV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曾经也把程晓羽和程导演联系在一起过,毕竟两者还是有共性的,但是后面发现不是,林熙还颇觉得遗憾,如果说着两部MV真是程晓羽拍的,林熙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她老觉得自己这个学生看上去懒散,实际上则有些神神秘秘的,写了《梁祝》不接受采访和程导演不上台领奖,简直如出一辙的低调,要知道这两项荣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巨大名望。
  见程晓羽似乎有些排斥和程导演相关联,众人也不过以为程晓羽是因为学习古典所以对流行有些不屑,对《梁祝》这些个文青女性也是爱的不得了,啥也不说,纷纷要求和程晓羽合影,虽然程晓羽的形象让她们觉得和才华无法匹配起来,但《梁祝》创作者这个名声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再说这样的天才未来自是不可限量,于是众人的热情程度让程晓羽都有些惊讶。当然如果不是林熙亲自介绍,周围的人怕都会对程晓羽产生怀疑,毕竟他看上去实在有些平凡,平时比较出众的气质,今天因为有些疲乏,也没什么光彩。
  林熙一个个跟程晓羽介绍了围在周围的人,他们互相之间比较熟悉,应该都是经常参加沙龙的,旗袍女叫徐子琪是“落微”的两位老板之一,本帮人士,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生,毕业论文写的《大公报研究》让华夏文学界很是吃了惊。
  BOBO头文艺小清新叫陈木沐和徐子琪是同学,湘北人,现在是《华夏文学史》的主编,曾经是复旦文学社“燕园文学社”的社长。
  而编着鱼尾辫的毛衣美女,果然还真如程晓羽的猜测,是个当红女作家,著有《七月流火十月伤》、《食野之苹》等畅销小说,复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而“落微”就是这三个女生合开的,拍照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