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香江-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没听错。这时的工人普遍月工资才几十块,一盒磁带就要花5块才能买到。或许你会觉得价格离谱,但其实是价值观念的问题。

    二十年后的磁带,买一盒觉得不喜欢,听几天也就扔到一边了。但现在的磁带,在人们眼中就如同家具、电器一样。是值得长期保有的物品,基本上买一盒就能听好几年。

    除去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唱片公司,以及全国各地的供销社、百货公司的分账,只三天的时间。雄飞唱片公司就有50多万人民币入账,而康剑飞当时许诺的是给李宁玉1%的利润分成。

    是利润分成,而不是唱片销售的版税分成,也即是说雄飞唱片公司入账50万,那么李宁玉个人能分到5000块。

    倒不是康剑飞这个资本家太心黑,而是雄飞唱片公司的形式非常畸形,名义上属于中国唱片总公司的下属的广/州唱片公司的分公司,几成的利润直接被前面两家公司划走,还需要各种门路打通关系,真不敢给歌手太多钱。

    而且即便是1%的利润分成,对于内地的普遍工资来说,也是能够让人眼红的大数字。

    如今是万元户能够见报的年代,李宁玉三天时间就成为半个万元户,这消息传出去不知道有多惹眼。

    由于这几天要串门走动,所以叶子佩并不在公司。康剑飞带着两位歌手来到雄飞唱片公司时,这里只有两个联络员在工作,不时地打接电话,纪录、统计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

    康剑飞要来一张合同让张明敏草签一下,然后数了一千块钱给李宁玉,说道:“唱片分账还要等一两个月,这点钱你先拿着当零花钱,买点东西回家看望父母。”

    如今用的还是第三套人民币,最大面额也就10元,1000元甩出去就是厚厚一叠。

    李宁玉颇为激动地接过信封,抽出来是一叠黑黝黝的票子,她从小到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吞咽了一下口水说:“这……这太多了吧,我怎么老觉得心里不踏实,像是偷来的钱一样。”

    康剑飞还是头一次见到歌手嫌拿到的钱太多的,他笑道:“你就拿着吧,不过千万不要到处去说,有人问就说你只分到几百块。”

    “我知道,不会乱说的。”李宁玉颇为呆萌认真地点头。

    这年头来钱越快,越容易引人嫉妒,说不定哪天就被举报了。李宁玉的父亲是工厂的老工人,一年的工资也就1000出头,她手里这1000块钱可想而知有分量有多重。

    康剑飞越觉这姑娘可爱,笑道:“行了,等佩姐给你安排一下工作,明天你就回上/海跟家人过年吧。”

    李宁玉原本对康剑飞印象很坏,不过现在已经完全改观,甚至有一种莫名才崇拜,她小心的收起钱,抬头冲康剑飞甜甜一笑道:“谢谢你,康先生。”(未完待续。。)

491【他的眼睛能看到未来】

    广/州雄飞唱片公司。

    叶子佩的秘书敲门而入,说道:“康董,叶总,《青年一代》的记者来了!”

    “李小姐来了吗?”叶子佩问道。

    女秘书点头说:“已经来了,正在跟记者聊天。”

    叶子佩起身对康剑飞说道:“我们也过去看看吧。”

    康剑飞笑着握住叶子佩的手往外走,等快遇到其他人的时候,叶子佩不着痕迹地将康剑飞的手甩开。

    雄飞唱片公司非常简陋,本就是租借的原本广/州唱片厂的行政楼办公,拢共也就几间办公室。

    一间小写字间被腾出来做会客室,里面两个上。海《青年一代》杂志社的记者正在跟李宁玉聊天,三人一边聊一边还在挑李宁玉的照片,准备选取一张用来做下期《青年一代》的杂志封面。

    叶子佩进来之后,就冲那个三十多岁的记者笑道:“哎呀,这位就是严总编吧,幸会幸会!”

    “你好你好,您就是叶总吧,我们在电话里聊过,”那个严总编介绍着自己带来的年轻记者,“叶总,这是我们杂志社的小刘。小刘的笔杆子很好,而且以前学过音乐的,我这里专门带他过来。”

    “刘记者你好,真是年轻有为啊!”叶子佩又跟那个小刘记者握了下手。

    或许是因为叶子佩太过年轻漂亮,跟小刘记者想象中的老板完全不一样,这年轻人愣了一下神,才问候道:“叶总好。”

    叶子佩介绍康剑飞道:“这位是来自香港的康剑飞康先生。”

    “我说怎么那么眼熟!”严总编连忙走到康剑飞面前,双手伸过来与之握手道,“原来您就是拍《英勇女警》(《皇家师姐》)的康导演,久仰大名!”

    一直在挑照片的李宁玉突然插嘴道:“《梦里水乡》这张唱片里有一半的歌都是康先生写的。”

    《梦里水乡》虽然短短数日就狂卖几十万张。但还真没多少人注意词曲作者,而《青年一代》也不是专业音乐杂志,所以对此也不是很清楚。

    让李宁玉上春晚表演,然后趁机大卖唱片,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康剑飞的计划是要全方面的包装李宁玉,把她格调提升上去,而不是有了名气一味的发唱片赚钱。

    80年代是内地杂志业爆发式发展的年代,广/东本地也有一些畅销杂志,不过却没上/海的《青年一代》影响力大。

    《青年一代》的属性是青年杂志,展示新一代青年的生活、精神面貌等等。也有涉及一些娱乐性的东西。如果让这本杂志来宣传李宁玉的话,格调会比一般的娱乐杂志更高,经过渲染包装之后,李宁玉不仅仅是一个有名气的歌手,更是新一代的杰出青年偶像。

    要论此时内地销量最大的杂志。非各种文学杂志莫属,稍微有点名气的就有近100万的销量。而《读者文摘》(后来的《读者》)的销量更是达到了600多万份。再过几年销量甚至破1000万份。

    可惜文学杂志不适合做硬宣传。只能做一些软文。雄飞唱片公司已经联系好了《读者文摘》,将李宁玉的成长经历发过去,自有笔杆子将其编成富含哲理、催人上进的励志文章。

    如今的内地还根本没有包装一说,只要把李宁玉的正面形象打造出来一炒作,未来十年内她的歌坛一姐地位都不会变。

    几人坐下之后,那位严(副)总编先是详细地了解了一遍李宁玉的成长经历。接着又开始跟康剑飞聊起来。

    康剑飞吹牛不打草稿道:“当时我在跟内地的导演开一个电影研讨会,电影局晚上安排了一场内部演出!李宁玉那天唱的是一首《牧羊曲》,刚开口唱第一句就把我吸引住了,当即决定要为她创作一首带有中国古代风格的歌曲。”

    “所以就有了《梦里水乡》?”严总编确认道。

    “不错。”康剑飞点头说,“李宁玉从小在上/海长大,身上带着江南女子独有的甜美和妩媚。为了给她写这首歌,我煞费苦心地想了好久,因为歌曲的风格要跟李宁玉本身相搭配,现在看来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严总编笑道:“康先生真是伯乐,一眼就看出李小姐是一块璞玉。”

    康剑飞装逼地说出罗丹的那句名言:“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话在十年后就会烂大街,但现在大陆对外界了解很少,还真没几个人听过。严总编显然不知道这话是大雕塑家罗丹说的,他顿觉康剑飞说话太高大上了,赞叹道:“康先生的话真是蕴含哲理。”

    “其实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李宁玉在东方歌舞团时也很受器重,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她挖到雄飞唱片公司来。”康剑飞说道。

    严总编问李宁玉道:“东方歌舞团可不简单,团里有好多人民艺术家,全国多少歌者、舞者想进都进不去。李小姐你是如何下定决心离开歌舞团,下海加入一家私人唱片公司的?”

    李宁玉想起那天康剑飞用钱砸跑自己未婚夫的事情,心里的怨恨早就消失了,反而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她整理了一下措辞说:“康先生非常有诚意,当场就拿出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这首歌让我十分动心,而且团里又同意我调动工作,所以我就决定加入雄飞唱片公司。”

    “这首歌就是《梦里水乡》?”严总编问道。

    李宁玉摇头说:“不是,是另外一首歌,准备到夏天的时候才录。”

    “那我可要等着洗耳恭听了。”严总编笑道。

    叶子佩突然插嘴说:“严总编,我要澄清一下,雄飞唱片公司不是私人公司,是由中国唱片总公司下属广/州唱片分公司与港商合办的合资公司。”

    “哦,康先生很看好大陆的唱片市场?”严总编问道。

    康剑飞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笑道:“严总编。我们好像越来越偏离采访大纲了。”

    严总编也笑着说:“我们《青年一代》的宗旨是展示青年风采,康先生年轻有为,不如也一起接受我们的采访吧,就放在下一期里做封面人物。”

    康剑飞本就想在内地扩大影响力,而《青年一代》的发行量和受众读者都很符合康剑飞的要求,他点头道:“也好,省得以后再采访一次。刚才我们聊到哪儿了?”

    严总编说:“康先生是否很看好内地市场?”

    “当然看好,”康剑飞说道,“我相信十年、二十年后,中国大陆会是全世界所有商品竞相争夺的战场。这里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已经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所以我非常看好中国大陆市场。”

    严总编问道:“康先生对改革开放很有信心?”

    康剑飞不会放过拍伟大党和祖国马屁的机会,信心十足地说:“在我看来,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千年来最伟大的改革。或许这中间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挫折,但在30年后。世界都会因中国的这一场改革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严总编显然对此很感兴趣,继续问道:“康先生认为30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康剑飞无责任预言道:“世界工厂。亚洲霸主。”

    如今的中国连电冰箱生产线都要进口。某国企业更是将同一款冰箱的技术在中国卖了九回,一张图纸就骗了中国企业大笔大笔的美元外汇。

    严总编对于康剑飞描述的中国未来非常期待,但心里却并不认为会那样成功,他只能笑道:“但愿如此吧,康先生真是爱国商人。”

    康剑飞非常正经地说道:“严总编,你我和十三亿人民一起。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也许你现在不相信我说的话,但三十年后你回过头看,你会因这风云激荡的时代而感慨而自豪。”

    对李玲玉的采访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严总编都在跟康剑飞聊改革开放和祖国发展。叶子佩和李宁玉。以及那位杂志社的小刘记者,只有坐在一旁静听的份儿。

    听着康剑飞侃侃而谈,严总编不由地心想:或许,康先生是对改革开放最有信心的港商,远比绝大多数大陆人都更有信心。

    二十三年后,央视制作庆祝改革开放30年的纪录片《风云激荡30年》时,采访到已经成为一家私人企业老总的严总编。

    严总编对着央视的镜头说:“23年前,我也是这样采访另一位先生。那时很多国人还对改革开放能够成功抱着怀疑态度,但那位先生却非常肯定的对我说:你我正在经历一场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