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国兵已经杀红了眼,意犹未尽,过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对着耿炳文纳头便拜,道:“末将多谢长兴侯支援。”
耿炳文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这个浑身是血的汉子,虎着脸喝道:“起来!你我既为袍泽,共守一城,你有了危险,我岂能不救?你若真想谢我,多杀几个贼兵便是,用不着来这套虚的!”
军中都是血气男儿,说话也都很粗鲁,所以史国兵并没有因为耿炳文的话生气,反而嬉皮笑脸地站起身来,道:“长兴侯放心,西贼要是还敢来,我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完这话,史国兵看了看自己这边的情况,瞬间就没了底气,他的手下已经死亡过半,余者人人带伤,还有不少是重伤,火药箭矢都已经基本用尽,城墙也被敌军弄的很残破,若是敌军再发起一次冲锋,那就真的不好说了。毕竟战场上只凭血气之勇是万万不行的。
一直跟在耿炳文身边的赵勇十分不解地问道:“将军,西贼刚才明明再加把劲儿就要成功了,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退了?难道真的是天助我也?”
耿炳文眯着眼睛微微笑道:“赵指挥使,你跟老天爷很熟吗?”
赵勇一愣,不知道耿炳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时答不上来。
耿炳文斜眼看了赵勇一眼,继续微笑道:“你我都跟老天爷不熟,他老人家又为何要助我们?”
史国兵不失时机地说道:“我看西贼是畏惧长兴侯的威势。”
这个马屁拍的不露声色,耿炳文不是愣头青,手下的人拍他的马屁,他自然会很高兴地接受,但这里是战场,战场上的胜负可不是靠一两句马屁决定的,眯着眼笑道:“史千户抬举了,老夫一把老骨头了,有什么可怕的?西贼退兵的原因是他们不想再打了。”
第七十六章 大战西藩(六)
“不想打了?”赵勇和史国兵面面相觑,同时露出惊讶地神色,道:“可是他们只要再打一次,我们就支持不住了。”
耿炳文看着自己这两个得力的手下,不厌其烦地卖着关子,道:“的确,我们已经没实力抵挡他们的下一次攻击了。不过诸位放心,他们不会再攻击我们了。”
这下子赵勇和史国兵更加懵逼了,打了一天一夜,连续进攻九次,眼看就要成功了,就差这临门一脚的时候,突然不打了,这是什么情况,不由得同时问道:“为什么?”
一开始耿炳文也纳闷,但他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略一思忖,就明白了西藩诸贼的用意,依旧是眯着眼,缕着胡须,但此时他的脸上已经不再有任何笑容,看不出是喜是悲,淡淡地说道:“因为他们的目标不是我们。”
酒泉城东五十里处,朱带着四万五千人马正在急行军,突然之间,朱将手中的马鞭向上一扬,叫停了队伍。
身后的瞿能十分不解,催马向前赶了两步,走到朱的身后,抱拳行礼道:“殿下,为何不走了?长兴侯还在等着我们救援呢,他们怕是已经十万火急了。”
朱心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虽然他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凡事还是稳健一些比较好,因此他有必要征求久经沙场的瞿能的意见,看了一眼瞿能,以一种虚心求教的语气说道:“瞿将军,本王有一事不解。还请将军赐教。”
瞿能连忙抱拳弯腰,一脸惶恐地说道:“末将不敢当,殿下想问什么尽管问,末将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抬头眺望了一眼前方,目光中满含着深邃和担忧,缓缓道:“如果本王给你近七万兵马,让你去攻打一个四周都是平地,只有三千多人驻守的城池,你多长时间能拿下来?”
瞿能想都没想,傲娇地哼了一声,一脸自信地说道:“半天都用不了。”
朱看了他一眼,微微笑道:“这正是本王担心的地方。”
瞿能如梦初醒,他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王爷竟然有这么强的洞察力,看朱的眼神不由地多了一丝讶异,道:“王爷的意思是他们在围城打援?”
朱看瞿能的表情,便知道他已经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更加坚定地说道:“不错,若他们全力攻打酒泉,酒泉城怕是早就完了,根本用不着我们去救援。”
瞿能咽了口唾沫,脸上略微带上了一丝紧张的神情,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肯定早就布好了圈套在等我们。”
朱的脑子在脑壳中飞速的旋转,他是个从不认命的人,一直认为不管是在多么不利的情况下,总归是有最佳应对方案的,片刻之后,一脸笃定的对瞿能说道:“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本王有办法对付他这个围城打援。”
瞿能越来越佩服这个年少的藩王了,他这个打了半辈子仗的人都还没有想出对策来,这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藩王居然这么快就想出办法了,不由得虚心请教道:“敢问殿下,是何对策?”
朱向他勾了勾手,示意他附耳上来,然后悄悄地向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瞿能不禁大惊失色,一脸惊恐地说道:“殿下,这怎么可以?”
朱伸手示意他禁声,淡淡地说道:“这是唯一的办法。”
五十里外,酒泉城的外围。一个须发花白的白毛老头子一脸不满地对另一个衣着华丽的老头子说道:“我说哈密王,这酒泉城马上就要攻下来了,你为什么又鸣金收兵了?”
那位衣着华丽的老头子就是当今的哈密王兀纳失里,明史记述其为纳忽里,以下均称为纳忽里。
纳忽里是察合台的后裔,哈密本来是察合台的一部分,元朝末年时,察合台汗国也开始闹分裂,时任哈密威武王的纳忽里就割据称雄,自立门户。有趣的是,这个纳忽里后来给自己改了一个王号,也叫肃王。
为了和主角朱进行区分,我们以下皆称其为哈密王。
哈密王在洪武年间有很强的实力,甚至要求与明朝在宁夏、平凉、延安一带互市。根据本来的历史记载,这个哈密王自恃其能,居然敢跟老朱叫板,被老朱派人教训了一顿,才老实了下来。
但由于朱的到来,这段历史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哈密王比历史上记载的还要强,并且从未被人教训过,因此十分张狂。
哈密王纳忽里对着那个须发花白的白毛老头子说道:“沙洲王不必担忧,本王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保证让沙洲王满载而归。”
这个须发花白的白毛老头子不是别人,正是与哈密王齐名的沙洲王阿鲁哥失里。阿鲁哥失里也是蒙古贵族,可见当年成吉思汗打下了多么大的基业,他的子孙一直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持续了数百年。
阿鲁哥失里冷哼一声,撇了撇嘴,一脸不满地说道:“胜利的果实就在眼前,将士们打了一天一夜,正需要粮食财宝的补充,你为什么让他们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宝藏?”
哈密王刚要说话,却听得一声清脆地声音高唱道:“沙洲王可知道放长线钓大鱼吗?”
说话的是哈密王的女儿邵安公主迪丽娜扎,由于察合台已经基本伊斯兰化,当地的蒙古族也已经和本地民族维吾尔族高度融合,所以他们取名字的时候也会互相借鉴对方的语言。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维吾尔族这个民族,他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高原的回鹘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维吾尔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联合。
由于新疆地区尤其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高昌故地长期被回鹘人统治,所以明初人将占据新疆的东察合台汗国统称为回鹘。
迪丽娜扎名字的含义大概是拥有花儿一样的容貌让人心爱的女子,她号称关西第一美女,有着绝美的容颜和无可挑剔的身材,完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最关键的是,她还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经常帮助哈密王出谋划策。哈密王纳忽里经常跟人说他这个女儿比五个儿子还顶用。
第七十七章 大战西藩(七)
迪丽娜扎这样一个女神级的美女降生在哈密,那是整个哈密的光荣,哈密的男人们都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公主而自豪。她是哈密每一个勇士心中的梦想,每一个哈密勇士都愿意为了公主殿下奋勇杀敌,甚至流血牺牲。而哈密最勇敢的战士将会得到公主亲自编织的一个花篮,那将是他无上的荣光。
之前阵亡的那个哈密百夫长临死前所喊的名字就是迪丽娜扎。
沙洲王阿鲁哥失里以一种戏谑和玩味的眼光看了看这个传说中的关西第一美女,果然是美艳不可方物,再加上她现在穿着一身戎装,更是显得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风味。
沙洲王阿鲁哥失里开始庆幸自己参加了哈密王组织的这一次联合行动,先不说抢多少东西,单单是能看一眼这个绝世美人就让他心满意足了。
不过阿鲁哥失里虽然有很强烈的非分之想,但他心里也清楚,他这辈子是没这个福分了。哈密王的势力比他强大,肯定不会把女儿嫁给他这个糟老头子。哈密王心里打什么算盘他心里清楚的很,这样一个稀世珍宝,哈密王才舍不得随随便便给别人,那个老家伙肯定是在囤货居奇,打算将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一代雄主,好巩固他哈密国的地位。
想到这里,沙洲王阿鲁哥失里不觉地有些失望,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黯淡了几分,但随即又振作起来,他已经不是三岁小孩子了,深深地清楚这个世界最终靠的还是实力,自己实力不济想再多也没有用,眼中精光一闪,狠狠地在迪丽娜扎的身上猛刨了两眼,仿佛多看一眼,他就能多活几年岁月一样,道:“敢问邵安公主掉的是哪条大鱼啊?”
迪丽娜扎丹唇轻启,微微一笑,瞬间凝固了时光,石化了眼前的所有人,道:“以沙洲王的才智怕是早就猜出来了吧,还需要晚辈多说吗?酒泉城里能有多少物资?根本不够我们这七万大军分的。我们若是打下了酒泉,朱就会龟缩进张掖城,集中所有的主力来防备我们,到时候,我们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可是,如果我们将张掖城里的明军主力引诱出来,于野战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那不仅是张掖,整个肃王国里所有的粮食物资不都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吗?”
“哈哈哈哈!”哈密王纳忽里抚掌大笑,眼睛都笑弯了,十分自豪的说道:“我儿说的一点也不错!据本王所知,朱的张掖城里也就两万多人。肃国处于三面临敌之地,除了我们,北边的瓦剌,南边的青海诸部都对他的粮食虎视眈眈,因此他们派不出多少援军,最多只能来一万人,这三万五千人守城有余,野战不足,若是将他们都引诱出来一口吃掉,那整个河西五郡就都是我们的了。”
几人正说话间,一名哈密国的斥候打马前来禀报道:“启禀大王,明军兵分两路,一南一北向我军夹击而来。”
这个情报搞得哈密王和沙洲王面面相觑,哈密王纳忽里皱着眉头,十分不解地说道:“兵分两路?就他这么点兵力还敢分兵?”
哈密王随即下意识地看向迪丽娜扎,每次有了难题他都会指望自己这个女儿,迪丽娜扎对此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秀眉紧蹙了一下,随即缓缓地说道:“我看这个朱是想要壮士断腕,他怕是已经猜出了我们的意图,想要以牺牲一路偏师